(NEW)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及语言学理论历年考研真题.pdfVIP

(NEW)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及语言学理论历年考研真题.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目 录 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 及语言学理论考研真题 (回忆版) 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 及语言学理论考研真题 (回忆版)及 详解[视频讲解] 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 及语言学理论考研真题 (回忆版) 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 及语言学理论考研真题 (回忆版)及 详解[视频讲解] 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 及语言学理论考研真题 (回忆版) 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 及语言学理论考研真题 (回忆版)及 详解[视频讲解] 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 及语言学理论考研真题 (回忆版) 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 及语言学理论考研真题 (回忆版) 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 及语言学理论考研真题 (回忆版)及 部分答案 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 及语言学理论考研真题 (回忆版) 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 及语言学理论考研真题 (回忆版)及 部分答案 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及语言学理论考研真题 (回忆版) 古代汉语部分 (50分) 一、举例说明如何辨别通假字以及要注意的问题。 (6分) 二、将下列小篆字形转为楷书,如果是形声字,分析其义符表意作用; 如果是会意字,分析它们是如何会意的 (12分)。 三、指出下面一段话中的特殊表达方式,并说明它的基本特征 (5 分)。 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 泄泄!” 四、 《关雎》“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中,宵部 的“芼”和沃部的“乐”押韵; 《蒹葭》“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 人,在水之湄” 中,脂部的“晞”和微部的“湄”押韵。请运用音韵学知识 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 (8分)。 五、分析下列短语,然后回答问题 (14分)。 ① 【为】之箪食与肉 ②人不 【难】以死免其君 ③城郭沟池 【以】为固 ④知我不羞小节而 【耻】功名不显于天下 (1)各短语中括号部分和划线部分是否有直接结构关系?为什么? (2 )如果短语中有词类活用现象请指出,并说明其活用的类型。 六、对下列句子中“之”的词性和用法进行归类说明。 (5分) ①奚以 【之】九万里而南为? ② 【之】子于归,宜室其家。 ③虽使五尺 【之】童适市,莫之或欺也。 ④天下 【之】悖乱而相亡,不待倾也。 ⑤父母唯其疾 【之】忧。 ⑥我 【之】怀矣,自诒伊戚。 ⑦ 【之】二虫又何知? ⑧子是 【之】学,亦为不善变矣。 ⑨晏子出,遭 【之】涂。 ⑩百尔所思,不如我所 【之】。 语言学理论部分 (100分) 一、综合填空 (20分) 1.“跑材料”、“跑警报”、“跑商场”、“跑马”都是  关系,但名词与动 词的语义关系是 、 、 、 。 2 .“他只吃了一个苹果”这句话,有歧义,因为“只”可以指向  、  、  。 3 ./i u y/这三个元音音位可以用  、  两个特征区别开来。 4 .“买、卖”属于 语义场。 5.“老头儿” 中的“儿”是附加在 上的,而不是附加在   上的。 6 .在汉语的词汇借用现象中,“麦克风”是  词,“话筒”是  词,“维 他命”是 词。 7.“木耳”的“耳”指“形状像耳朵的东西”,这是通过 的引申方式产生的 新义项;“绝笔” 中的“笔”是指“用笔写的作品”,这个义项是通过  的引 申方式产生的。 8 .“小王的妹妹今天没来”意味着“小王有妹妹”,这是语义的 ;而“他 是中国青年”意味着“它是中国人”,这是语义的  。 二、下列两组英语词中,A组里的词可加“able”词缀变为形容词,B组则 不行,据此回答: (1)AB两组词的语法特征有什么区别? (2 )A组词加了词缀后语义上有什么变化? (3 )为何A组能加后缀变成形容词而B组不能? 三、根据下列祖鲁语、英语、汉语、河北藁城话的部分词语对应表,回 答问题: (1)分析祖鲁语和英语表示单复数的语法手段的异同。 (2 )分析汉语普通话与河北藁城话表示复数的差别。 (3 )普通话中的“们”是否与英语、祖鲁语一样是一种表示复数的语法 手段?为什么? (4 )“们”在汉语不同方言中的差异反映了语言演变的什么特性? 四、根据荷兰语材料,比较[p]和[b]、[t]和[d]在荷兰语中是否是一个音 位。 五、结合现代汉语实例与下面古代汉语材料进行对比,指出汉语表达事 物数量的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9****0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业经营各类考试复习资料,vx 344647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2501015300001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