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荀子》选读 上天伟大并思慕它,哪里比得 上把它当成物来畜养并且控制 它呢。 表现了人类积极探索自然规律, 并力图掌握规律,以更好地让 自然为我所用的理想追求。 1 ? 荀子(约前 313- 前 230 ) 名况 ,时人 尊而号为 ‘ 卿 ,故又称荀卿,汉代避 宣帝讳而改称 孙卿 ,战国末期赵国 (今山西南部)人,先秦著名思想 家。他是 战国末期儒家学派中的大 师,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 想家、教育家。 李斯、韩非都是他 的学生。荀况一生到过很多地方。 曾在齐国游学,在稷下(今山东临 淄北)学宫同各个学派的学者进行 学术交流和讨论,并三次担任学宫 祭酒(行礼时的首席)。后来又到 过秦国、赵国。晚年在楚国任兰陵 (今山东苍山县兰陵镇)令,著书 乱世哲人 —— 荀子 2 ? 《荀子》现存三十二篇, 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著作, 涉及到哲学、逻辑、政治、 道德许多方面的内容。 《荀子》的文章 论题鲜明, 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有 很强的逻辑性 。语言丰富 多彩, 善于比喻,排比偶 句 很多,有他特有的风格, 对后世说理文章有一定影 《荀子》:集百家之长, 论君子之 道 3 ? 1 、 天道观: 荀子认为,“天”就是客观存在的自然, 他反对信仰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转 移的,并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 ? 2 、 认识论: 荀子指出:“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 物之理也”认为世界是可知的,它通过人的形体机能而 进行。 ? 3 、 人性论: 在人性论方面,荀子提出了与孟子“性善” 论截然相反的 “性恶”论 的观点,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 ? 4 、 礼论:“ 礼”的思想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观 念。他坚持儒家的礼治原则,同时重视人的物质需求, 主张发展经济和礼治法治相结合。 ? 5 、 教育观: 荀子重视教育和学习的功能,强调 后天环 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这实际是他“天人相分”天道观 4 ? 荀子的思想虽出于儒,但又吸收了其他各 家的学说,对儒学有所改造。其中最突出 的,是反对法先王,主张文化制度随着历 史的发展而改变;否认天有意志而能主宰 人间的事务,提出“人定胜天”的观点, “人性恶”也是他的著名观点。所谓人性 恶是指人天然有各种情欲,不加限制地发 展下去,必然导致暴乱争夺。但他相信通 过后天的学习熏染,可以达到善的境界。 5 ? 荀子对社会文化的态度,是重视政治和伦 理上的实用性,要求一切诗书礼乐,都归 于儒家所说的圣王之道。对于不顺礼义的 文章,一概斥为“奸说”。由此建立了后 世儒学文学观的基础。这对文学的发展是 不利的。《荀子》书中的文章,实践了他 的观点。全书体系完整,涉及面很广。多 为关于社会政治、伦理、教育等方面的长 篇专题学术论文,论点明确,论断缜密, 结构谨严,风格朴实、深厚;善于运用自 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事例作为论据,巧譬 博喻,反复论证;造语简练,多用铺陈手 法和排比句式,整齐流畅,适于诵读。 6 ?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同早于 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在宇宙 观方面,荀子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 主观意志为转移,但人类可以用主观努力 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以趋吉避凶。 他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在认识 论方面,他认为人认识客观事物,首先要 通过感觉器官与外界事物接触,强调“行” 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7 ? 在政治上,他针对孔子、孟子效法先王的思 想,提出“法后王”的口号,主张应该适应 当时的社会情况去施政,要选贤能,明赏罚, 兼用“礼”“法”“术”实行统治。他的许 多思想为法家所汲取。在人性问题上,他不 同意孟子的性善论,主张性恶论,认为后天 环境可以改善人的恶的本性,所以他主张 “明礼义而化之”。他重视教育的作用,强 调教育功能的重要性。 ? 荀子既是思想家,又兼长于文学,在战国诸 子中,他与孟子、庄子对后世影响最深。 8 ? 《天论》作为荀子思想的代表作 之一,是一篇长文。在文章中, 荀子提出了 “天行有常” 和 “制 天命而用之” 的鲜明观点,大胆 反对当时流行的迷信天命、拜倒 在自然面前的看法。本文节选是 属于文章的后半部,主要阐述 “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充分 体现他的人定胜天的思想。 9 ? 内容提要 ? 本单元内容只有一节,主要涉及荀子对天 人关系的思考。荀子认为,天地四时对人 世间的安定与混乱没有决定作用,星坠木 鸣之类的天地之变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 是“人祅”,也就是由人事导致的种种反 常 现象;他提出 人最应 该执著 的东西是 “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在 天面前,应该“错天而思人”,也就是说 不应该放弃自己应该付出的努力,而沉溺 于对天的思慕当中。 10 传世名言 ( 1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