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发展 与职业辅导研究.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涯發展 與 職業輔導研究 蔡玉書 葉俞孝 陳茂雄 96.12.18(二) 訊息處理層面的金字塔 大綱 生涯決定的性質 一、做決定的本質 「問題,無所不在 」---克林頓 「一休和尚」---呈現解決日常問題的機智 解決問題就是考驗做決定的智慧 在適當的時機做適當的決定 (一)決定即存在 「我們的決定,決定了我們」--- 沙特 「一個人是其所有決定的綜合」 個體因自己的決定,經驗到做決定之後的自己,而總結了自己的存在 (二)決定的難為 做決定通常會伴隨著焦慮~來自「不確定」、「難捨」 做決定讓人坐立難安的根源~對選擇的不確定感 未知令人恐懼 做決定讓人坐立難安的另一根源~對選擇項目的難捨 「能捨」是大智慧 (三)決定的要素 古典決定理論:「輕重」與「機率」 輕重---選擇時所考慮因素的輕重 機率---選擇項目成功的機率 做決定歷程都是一種「輕重」與「機率」的加乘考量 (三)決定的要素 從理想到現實之間的差距這麼大,這麼狂飆,這麼荒謬。---侯文詠 從今天開始到未來的十年,你所說的每一句話,所做每件事,都將深深的影響,改變你的一生。 ---侯文詠 (三)決定的要素 (三)決定的要素 公式: EU = E x V EU 預期效用  E 預期值  V 效用值 最適當的選擇是預期效用值最高的。 (三)決定的要素 (三)決定的要素 (四)決定者的類型 (四)決定者的類型 Dinklage(1968)的八種做決定的類型 Dinklage的八種做決定的類型 二、生涯決定的模式 描述性的生涯決定 一、個人主義論的生涯決定 強調個人生涯選擇歷程的的獨特性與複雜性。 提倡者: Anna Miller-Tiedeman 與 David Tiedeman。 理論淵源:受現象學與存在主義的影響,有濃厚的人文主義與個人主義色彩。 理論內涵:Anna Miller-Tiedeman 與 David Tiedeman將生涯決定的歷程,按照發生順序分為兩大階段: 1.選擇的預期 2.選擇的調適 進入這兩個階段前,做決定者對現實的區辨很重要及做決定者會經歷著「分化」與「再統整」的心路歷程。 (一)「個體現實」與「集體現實」 「現實」:指個體對做決定環境的一種察覺: 是不是符合現實? 要符合誰的現實? Tiedeman 與 Miller-Tiedeman區別了兩種現實: 個體現實:主位的現實,個體自己知覺到什麼是對的,自己覺得所做的決定是對的。 集體現實:客位的現實,別人認為做決定者該怎麼做,做出的決定也許人人稱心,唯有當事人不滿意。 (二)「分化」與「再統整」 「分化」: 經驗的解組。原有的經驗統整狀態開始分解。 「再統整」:分解後的經驗再次統合成一整體。 當一個人必須面臨生涯抉擇時,即啟發了「分化」與「再統整」的機制,由「分化」到「再統整」,是經由「選擇的預期」與「選擇的調適」 (三)選擇前期:預期階段 可細分成四個基本發展階段: 1.探索期:(心亂如麻、惶惑不安) 當事人面臨生涯抉擇的壓力,對於何去何從毫無頭緒,原有的統整狀態開始分化,情緒的經驗在此階段最紊亂。 2.具體期:(思維趨於平靜、暫時決定) 當事人的思考及情緒漸趨穩定,對各個選擇的優缺點經過沉思已漸漸明朗,暫時性的決定已浮現,但隨時仍有可能變卦,有待最後決定。 (三)選擇前期:預期階段 可細分成四個基本發展階段: 3.選擇期:(下了決定) 正確的選擇水落石出,當事人下了決定。 4.沉澱期:(患得患失、二度掙扎、後悔期) 決定之後即要付諸行動,在付諸行動之前還必須經過一段沉澱期,此時的情緒會患得患失,若這種二度掙扎的心情持續下去,就得再回到原點。這是一個正常的認知歷程,經歷了此階段的起伏跌宕,此決定才算大功告成。 (四)選擇後期:調適階段 列舉了三個調適階段的過程: 1.入門期:(適應期、關鍵期) 當事人正式跨入一個新的生涯環境,舊經驗面臨新經驗的挑戰,屬於自我分化的飄搖階段。如:留學他鄉的留學生,一面要學習新的功課,一面要融入新的文化,相當辛苦。ㄧ個人的生涯決定能否貫徹下去,此階段是關鍵期。 2.重整期:(改頭換面、蛻變) 原來的形式重新翻修,被新的形式所取代,產生了新的思維方式及新的行為習慣。此階段新的團體也漸接納了新人,兩者逐漸融為一體。 3.統整期:(心領神會、自信成熟) 二、積極不確定論的生涯決定 強調極積的接受做決定的不確定性,以直覺、開放的心靈面對生涯選擇。 提倡者:Gellatt 理論淵源: 1.舊的決定策略:理性思考,清楚的定義目標,理性的分析資訊,精準的預測結果。(客觀的、科學的方法,追求「確定」及「一致」) 2.新的決定策略:直覺思考,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及接納做決定時的不確定性。(主觀的,接受「確定」及要求「彈性」)Ge

文档评论(0)

3692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