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中国信息化的进程和成就 -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 -;一、中国信息化的进程; 20世纪40年代,有两件大事影响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一个是发生在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标志,开启了中国和平崛起的进程;1978年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则大大地加快了这个进程。另一个是发生在美国,以1946年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发明为标志的、当代的信息革命;1971年第一个微处理器芯片的发明和1990年代互联网在全球的普及应用,则大大地加速了这场革命。; 60年来,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是以这两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为特征的。显然,这两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具有紧密的相关性。因为,一方面,中国的和平崛起必须抓住当代信息革命所提供的机遇,才有可能加快经济社会的转型,实现一种跨越式的发展;另一方面,只有占全球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的加入和贡献,当代的信息革命及其所带来的经济社会成果才有可能变得更加灿烂辉煌。; 紧紧抓住这两个重大的历史事件的相关性及其所具有的基本特征的所有方面,使其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就是中国国家信息化推进的全部精髓。;中国的信息化进程从什么时候算起? 当代信息革命是以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发明为标志。 1956年,周恩来亲自主持制订《1956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将电子数字计算机的研制作为战略重点之一,以此揭开了中国应对当代信息革命的挑战的序幕。 因此,中国的信息化进程应该以1956年的《十二年科学规划》为起点。从这一点看,中国着手抓住当代信息革命的机遇,与其他国家比较,并不算晚。 ;“艰苦中创业”阶段,从1956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夕; “文革中曲折发展”阶段,从1966年至1978年改革开放前夕; “改革开放开创新局”阶段,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至1999年新世纪的前夜; “全方位高效益推进”阶段,由2000年至今。; 艰苦中创业;中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从时间上来看,中国计算机事业起步晚于美国、苏联、英国,而与日本、法国、德国相差不多。中国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不多的资金,成功地研制了当时技术指标比较先进的大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从无到有地开创了中国计算机事业。 中国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04机共生产了7台,103机共生产了36台。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已经试制成功5种型号的晶体管计算机,并投入小批量生产,标志着中国的计算机工业进入了第二代。 ;1947年,贝尔(Bell)实验室的肖克莱(William B. Shockley)等人发明了晶体管。 1957年11月,仅比美国落后10年,在王守武、林兰英和武尔桢等人的领导下,研制出了中国第一个锗晶体管。1959年和1962年,中国成功研制岀硅单晶和砷化镓晶体材料。 中国自己研发的第一块集成电路于(DTL型数字逻辑集成电路)1965年问世,仅比美国仙童公司于1959年研制成功的世界上第一块集成电路晚7年。 ;这一阶段中国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以科学计算为主要内容。例如,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运行轨道的计算;卫星地面控制中心控制卫星的发射与按预定轨道运行;导弹研制、发射和制导的大量复杂的计算和数据实时处理,原子能反应堆设计计算,受控热核反应研究的数值计算,核实验数据处理。 中国很早就认识到了电子计算机在工业控制中应用的重要性和巨大潜力。20世纪50年代末期,中国开展了数控机床和仪表数字化技术的研究,试制巡回检测装置,促使工业计算机从过程输入、输出技术起步。; 文革中曲折发展;曲折的、困难的发展;通信与广播技术的发展;电子计算机推广应用受到重视;电子计算机开始向各行各业渗透; 改革开放开创新局;由复苏走向振兴;信息基础设施与通信技术;高速通用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软件产业;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提升至战略层面;互联网在中国的兴起; 全方位高效益推进;经济高速发展产生信息化的强烈需求;微处理器-CPU;超级计算机;通信技术与产业;微电子技术与产业;软件技术与产业;互联网技术;信息化全方位渗透;二、经济领域的主要成就; 信息基础设施;建成了覆盖全国的高速传输网,广泛采用SDH和DWDM等先进技术,形成了以光缆为主、其他传输方式为辅的通信传输网络。2007年底,全国光缆总长度约676.8万公里,使用光纤约15500万公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传输网络。建成并开通了中日、中韩、亚欧等多条国际陆地、海底光缆,为电信服务企业的国际业务传送提供了足够的传输带宽。 2008年底,长途自动交换机容量由1978年的1863路端增加到1704.6万路端,增长了9148倍;局用交换机容量达到5.09亿门,比1978年增长127倍;移动通讯网络的交换机容量为11.44亿门。;20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