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知识文库:岗油麻.pdf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药系列文库—— 岗岗油油麻麻 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类医学中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中医药知 点 “ 岗油麻” 的介绍,以供大家了解。 岗岗油油麻麻 【概况】: 异名 岗脂麻( 《岭南采药录》),假芝麻、 野芝麻、牛爷尾( 《云南药用植物名录》),山油麻、坡 油麻( 《广西药用植物名录》),坡片公(海南),牙互丁 (西双版纳傣语) 。 基源 为梧桐科山芝麻属植物山芝麻的全株。 原植物 山芝麻Helicteres angustifolia L . 形态 小灌木, 高达1m ;小枝被灰绿色短柔毛。 单叶互生,叶柄长5~7mm ;叶片狭长圆形或线状披针 形,长3 .5~5cm ,宽1.5~2 .5cm ,先端钝或急 尖,基部圆形,上面无毛或近无毛,下面被灰白色或 淡黄色星状绒毛,间有混生刚毛,全缘;基脉3 出。 花两性;聚伞花序有2至数朵花,腋生;花梗通常有小 苞片4枚;萼管状,被星状短柔毛,5裂,裂片三角 形;花瓣5,不等大,淡红色或紫红色,比萼稍长,基 部有2个耳状附属体;雄蕊10枚,退化雄蕊5枚;子房 上位,5室,被毛,每室有胚珠约10个。 蒴果卵状长圆形,长1~2cm ,顶端急尖,密被星状毛 及混生长绒毛;种子小,褐色,有小斑点。 花、果期近于全年。 ( 图见 《中国植物志》.49卷.2分册.159页.图版 45 ∶1-6) 生境与分布 生于丘陵、山地草坡上。 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 西、云南等地。 。 【生药】: 采集 6月前采全株,切段,晒干。 也有鲜用者。 鉴别 显微 根(直径0 . cm)横切面:木栓层为10多列木 栓细胞,含红棕色物;栓内层1~5列细胞。 韧皮部纤维束与韧皮薄壁组织间隔排列,纤维壁厚, 木化;分泌细胞含黄棕色分泌物;薄壁细胞常含草酸 钙簇晶或方晶。 形成层成环。 木质部导管散列,木射线1~3列细胞,壁微木化。 本品薄壁细胞常含淀粉粒。 ( 图见 《中药志》Ⅱ图194) 理化 取样品粉末2g,加乙醇 10ml,水浴加热至微沸,滤过,滤液点于硅胶G板 上,以甲苯-乙酸乙酯-冰醋酸(7 ∶2 ∶1)为展开剂, 展距13cm ,于日光下检视,斑点显蓝紫色,置紫外光 灯(365nm)下检视,斑点颜色加深。 ( 图见 《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114页) 贮藏 晒干用者 置干燥处,防蛀。 。 【化学】: 由山芝麻根分离得到β -谷甾醇、白桦脂 酸(Betulic acid)、齐墩果酸、山芝麻酸甲酯(Methyl helicterate)、山芝麻宁酸甲酯(Methyl helicterilate)、山芝 麻宁酸(Helicterilic acid)[1] 。 又据报道[2]其根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Mn 的含量大于 10ppm 。 参考文献 [1] 药学学报 19 5 ;20(11) ∶42 [2] CA 19 3 ;100 ∶109200z 【药理】: 山芝麻水煎液对流感 病毒有显着的抑制作用。 山芝麻宁酸甲酯(Methyl helicterilate)和山芝麻宁酸 (Helicterilic acid)对四氯化碳引起的大鼠谷丙转氨酶升 高有显着的降低作用。 参考文献 药学学报 19 5 ;20(11) ∶42 【药性】: 性 味 苦、微甘,寒。 ① 《岭南采药录》:“苦,凉。” ② 《福建民间草药》:“甘,寒。” ③ 《中药大辞典》:“辛、微

文档评论(0)

130****97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