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诗歌欣赏哀郢.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养在深闺人未识……一朝选在君王侧。 杨玉环出生蜀地,10岁时父母双亡,投靠叔叔杨玄璬(一说杨玄珪)。 开元二十三年,杨玉环嫁与寿王李瑁为妃。 两年后,武惠妃病逝,玄宗移爱杨玉环,以为窦太后祈福为名,命杨玉环入道观修行,一年后封其为贵妃。 3.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天宝四年,唐玄宗另立寿王妃,后携后宫摆驾华清宫温泉沐浴。 从华清宫回来后,玄宗正式册立杨玉环为贵妃。 4.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王维《早朝》 皎洁明星高,苍茫远天曙。 槐雾暗不开,城鸦鸣稍去。 始闻高阁声,莫辨更衣处。 银烛已成行,金门俨驺驭 。 古时早朝一般为卯时(5—7点)。 5.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旧唐书》: “唐因隋制,皇后之下,有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各一人,为夫人,正一品;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各一人,为九嫔,正二品;婕妤九人,正三品;美人九人,正四品;才人九人,正五品;宝林二十七人,正六品;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其余六尚(尚宫局、尚仪局、尚服局、尚食局、尚寝局、尚功局)诸司(司记、司言、司簿、司闱),分典乘舆服御。” 礼聘,礼聘豪门大族和士宦人家的女子,入宫为后妃。 采选,定期向良家征选女子。姿色出众者得封后妃,其余作为宫女。 敬献,欲求仕途者,将妹妹、女儿等送入宫中,或在民间搜罗美人献给皇帝。 其他,官员获罪,族中女子没入宫中为婢。 6.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列土,裂土受封。古时分封将土地分给亲属或功臣。 杨玉环被册封为贵妃后,三个姐姐封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堂兄弟杨铦官至鸿胪卿,杨锜官至侍御史。 7.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时任平庐、范阳、河东节度使,渔阳为其所辖八郡之一。 霓裳羽衣曲,原为西域乐曲,开元中由西凉节度使杨敬述所献,经玄宗加工润色、杨贵妃编舞后而成。 哀 郢 一、背景介绍 1.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 “美政” 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 楚怀王 张仪 上官大夫 靳尚 子兰 郑袖 2.《哀郢》 郢,楚国都城,位于湖北省荆州北。 选自《九章》。 3.楚辞体、《楚辞》 楚辞体是屈原在民歌的基础上所开创的一种新文学形式。 南风、南音 巫风,宗教气息 巨大的情感张力、丰富的语言表现力、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我国浪漫主义的源头 屈原存世的作品共有25篇,《橘颂》、《九歌》、《招魂》、《天问》、《离骚》、《九章》、《卜居》,大部分收录在《楚辞》中。 《楚辞》中还收录了宋玉、东方朔、王褒等人的楚辞体作品。 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楚辞体突破了《诗经》四字一句的表现形式,采用参差不齐的句式,篇幅和容量可根据需要而任意扩充,为中国古代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后人将《诗经》、《楚辞》并成为“风骚”,并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课文内容 1.方仲春而东迁 仲春,阴历二月。 东迁,郢都被破后,楚国人民被迫向东搬迁到陈(河南淮阳)。 2.孰两东门之可芜 两,再次,第二次。郢都第一次被攻占是前506年,伍子胥率领吴国军队攻破郢都。 伍子胥 伍奢 楚平王 太子建 费无极 楚昭王 3.写作结构 想象百姓流离失所 → 自己被流放的苦楚 → 控诉奸佞当道、君主昏庸 → 抒发无端被逐,无法报效祖国的痛苦 《哀郢》通篇平铺直叙,但在叙述中加入了抒情委婉、一唱三叹的特色。 行文虽平缓,情感却炽热,将离别郢都、回望郢都、思念郢都的心情串连在一起,将叙事、心理描写、环境渲染融合在一起。 表现了痛苦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不忍离去而又不得不走的情感碰撞,热爱祖国、同情人民、思念故乡的深厚情谊。 三、其他 1.逃离说/想象说? 屈原随百姓一同出城;屈原想象百姓流离失所 2.投江 丹江;汨罗江 3.干支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①干支纪年法 天干=年份的尾数 地支=年份÷12的余数 公元纪年 公元前纪年 ②干支纪月法 年份的天干对应阴历月份 ③干支纪日法 干:G=4C+[C÷4]+5y+[y÷4]+[3×(M+1)÷5]+d-3 支:Z=8C+[C÷4]+5y+[y÷4]+[3×(M+1)÷5]+d+7+i C=世纪数-1 y=年份后两位(若为1、2月,则年份减1) M=阳历月份(若为1、2月,则计13、14) d=日数

文档评论(0)

137****190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