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营养作用:参与机体代谢,产生维生素等供人吸收; 免疫作用:促进免疫器官发育,刺激免疫系统应答; 抗衰老作用:产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清除自由基(O2-); 抗肿瘤作用: 产生自身抑癌产物; 激活巨噬细胞等发挥免疫功能抑制肿瘤。 * 四、人体各部位的微生态系 微生态系:由正常微生物群与宿主(环境)组成,是宿主常驻微生物群与宿主生态区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 * 口腔微生态系 已发现细菌500多种; 口腔链球菌为优势菌群,约占培养菌总数 的60%; 口腔不同部位菌群分布不同; 口腔菌群失调可引起多种口腔疾病。 * 呼吸道 有21个菌属,200多种细菌,细菌类型相对稳定; 鼻腔液中以厌氧菌为多,气管和支气管仅有少量细菌,细小支气管以下部位无菌; 呼吸道的正常菌群可刺激机体产生全身或局部特异性抗体,是机体重要的生物屏障。 * 食管与胃 食管上部微生物群组与口腔接近;下部与胃接近,食管中尚未发现原籍菌。 胃内原籍菌为乳杆菌和酵母菌。外籍菌为幽门螺杆菌等。幽门螺杆菌与胃炎、胃溃疡及胃癌有关。 * 肠道 量大:肠道微生物约占人体微生物总量的80% 细菌为主:占粪便重量的30 % -40%。 厌氧菌居多:为需氧菌的100-1000倍。 小肠生态系与大肠生态系:菌量至上而下逐渐增多 * 肠道正常微生物群的类型: 致病性类型: 韦荣球菌、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及假单胞菌等。 菌量少,病理情况下,可大量繁殖致病; 互生类型: 主要包括双歧杆菌、类杆菌等,数量多,对人体有益; 中间类型: 主要包括乳杆菌、大肠杆菌、链球菌等,既有生理作用,也有病理作用。 * 肠道正常菌群的调节因素: 胃酸选择性抑制或杀灭外来菌; 肠蠕动使大量细菌被排出; 肠道分泌物如胆酸、溶菌酶等可抑制细菌生长; 微生物群相互作用保持平衡稳定状态; 环境因素影响。 * 阴道 常驻菌主要为乳杆菌、肠杆菌、丙酸杆菌等,乳杆菌为优势菌群。 皮肤 常驻菌:表皮葡萄球菌、丙酸杆菌、类白喉棒状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非常驻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 * 鼻咽腔 葡萄球菌、甲,丙型链球菌 肺炎球菌、奈氏菌、类杆菌等 外耳道 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 绿脓杆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 表皮葡萄球菌 口腔 甲、丙型链球菌 类白喉杆菌、肺炎球菌 奈氏菌、乳杆菌、梭杆菌 螺旋体、放线菌、白念珠菌 肠道 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 绿脓杆菌、葡萄球菌、厌氧性细菌、真菌、乳杆菌,双歧杆菌等 阴道 大肠杆菌、乳杆菌 白念珠菌、类白喉杆菌 非致病性分枝杆菌等 皮肤 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白念珠菌、丙酸杆菌、类白喉杆菌、 非致病性分枝杆菌 人体各部位的微生态系 眼结膜 白色葡萄球菌、干燥杆菌 尿道 白色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 非致病性分枝杆菌 * 肠道正常菌群 健康青年 粪便涂片 健康壮年 粪便涂片 健康 中年 粪便 涂片 * 第二节 微生态平衡与失调 微生态平衡(microeubiosis) 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生态环境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生理性组合的动态平衡。 微生态失调(microdysbiosis) 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之间的平衡在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被破坏,由生理性组合转变为病理性组合状态。 互生→抗生→偏生 * 一、微生态平衡的标准 正常微生物群: 定位(location):指生态环境。 原籍菌 外籍菌 致病菌 定性(quality):指正常微生物群的种类。 定量(quantity):指某生态环境中正常菌群的总数和各菌群的活菌数。优势菌是关键。 宿主:正常微生物群随着人体不同发育阶段及其生理功能的变化而有所变化。 环境:感染、辐射、手术、慢性病等 * 二、微生态失调的分类 菌群失调(flora disequilibrium): 一度失调:潜伏型失调,数量改变 二度失调:局限型失调,病理波动 三度失调:菌群紊乱症(dysbacteriosis) * 定位转移:正常微生物群寄生部位发生改变而发生的微生态失调。异位寄生 横向转移:原定位→周围环境 纵向转移:原定位表层→深层 血行转移:菌血症、脓毒血症 异位病灶:与脓毒血症连续或同时发生 * 三、微生态失调的诱发原因 抗生素: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 导致菌群失调; 同位素:放疗、化疗; 手术: 其他因素:激素疗法、免疫抑制疗法、细胞毒性药物及营养失调等造成的免疫功能低下。 * 第三节 机会性感染 一、基本概念: 机会性感染(opportunis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