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节 收集遗物与采样 二、收集的原则 1、尽量收集齐全 发掘具有破坏性,能收集到的各类标本要尽量收集齐全。遇到难以起取的标本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利用文物保护手段,尽量收集到,不要轻易放弃。 2、按单位收集 发掘资料的重要性就在于有共存关系和层位关系。遗物的共存关系和层位关系都是以出土单位为依托的。遗物在遗址中的位置也是靠查找关于其出土单位的位置记录得到的。因此,必须按单位收集,严防混淆。如果遗物出在两个单位的分界处,难以确定是哪个单位的,则把它归入晚期单位中,因为按地层学原理。晚期单位可以出早期遗物,而早期单位不出晚期遗物。 3、特殊品和普通品要分开存放 普通品是指大量的、残碎不全的遗物,主要有陶片和石片。特殊品又称作“小件”、“器物标本”,它是指石器、骨器、金属器、漆木器、完整的或可复原的陶瓷器,以及其它重要或特殊的遗物。 普通品收集时,常规发掘时一般只做出土单位的记录(即填写标签),而不做出土坐标的记录。一个单位的普通品可以盛装在一起。普通品在文化内含分析时很重要。况且在整理和研究时,有些普通品会上升为特殊品。所以不要丢弃,不要弄混出土单位。精细发掘时每个遗物都要单独记录坐标、状态,单独存放。 特殊品(小件)要逐件编号,记录出土坐标,单独存放。小型易丢的、珍贵的、容易破损的小件要用纸盒、塑料袋等包装好。 一个发掘工地的小件编号系统要统一,常用的小件编号方法是: 地层所出的小件,以所在探方地层为单位,按发现先后依次编号。例如,其探方②层出1件石刀,③层出1件石斧,④层出1件纺轮和1件陶鬲;那么,石刀编为该探方第2层的1号,石斧为第3层的1号,纺轮为第4层的1号,陶鬲为第4层的2号。 遗迹所出的小件,以遗迹为单位,依发现的先后依次编号。例如,某探方有两个遗迹,即H2和M8。H2出1石刀、1石斧,M8出1鬲,1盆。则石刀编为H2的1号小件,石斧编为H2的2号小件;鬲编为M8的1号小件,盆编为M8的2号小件。 本身细小的小件容易被漏掉,发掘时要打碎挖下的土块,必要时要过筛,精细发掘时土需要全部过筛。而像地层中的炭化籽种,昆虫遗体要在浮选法或水洗法情况下才能获得。 有些小件的特殊之处,因破碎或粘有泥土而被人们忽视,从而列入普通品。发现残碎器物有复原可能,应在现场对合,就地寻找残缺部分。粘着泥土的石块、骨头要清除泥土,审察有无人工使用的痕迹。残碎的陶片也要观察外部是否有特殊之处。而有些遗物上的人工痕迹要在仪器检查时才能发现,如石片上的使用微痕,西周龟甲上的文字是在放大镜下发现的,中山靖王刘胜墓内的错金铁尺则是在x光透视时发现锈下有花纹。 4、正确填写标签,标签与遗物不能分离。 普通品每个遗物袋都要放两张标签,特殊品每件都要写两标签。特殊品的标签上的坐标写法是:横坐标×纵坐标-深度,标签上各项都要用钢笔或油笔仔细填写清楚,字迹要工整。 三、起取遗物的注意事项 1、注意遗物的埋藏状态。如陶器,是正放还是倒放,还是倾斜;是完整的,还是分几处安置;是几个相叠,还是成排并列。注意遗物附近有无相关遗存,如发现一堆箭头,就要分析和搜寻有无箭杆和弓的朽痕。 2、当发现器物时,不要见一件取一件,要尽可能把共存组合的遗物遗迹揭露出来,编号、绘图、照相之后再起取。 3、发现重要遗物要检查层位划分是否正确,有没有混入的可能。特别重要的出土物或能引起争议的出土物,在发现后要向工地负责人报告,经批准后,先摄影绘图,后起取。 4、起取遗物不要损坏遗物,起取方案要有利于复原。 5、做好文物的现场保护:一方面通过对文物所处环境的控制,如套塑料袋进行控湿、控温、避光等,营造出有利于文物保护的与原有埋藏环境相近的保存环境。若温度较高时应进行防霉处理。另一方面通过各种保护手段,如喷或刷水溶性保护材料(聚醋酸乙烯乳液、硅丙乳液、丙烯酸树脂类等);渗透加固、表面封护等提高文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保存环境的变化对文物造成的危害。有些娇贵的文物要保持一些覆土,不要剔剥干净,以保持其稳定的环境。 6、检测标本或土样的采取,一定注意避免污染。 四、泥器和陶器(彩绘陶器)的起取方法 泥器酥软易碎,发现后应用手铲、竹签剔出外形,让其阴凉风干,恢复硬度,外用麻纸围裹二层,再双手捧起。已破碎的用胶糊纸三四层,使碎片粘结在纸上,然后起出。或用三甲树脂稀液加固后起取。 陶器较硬,火候高者,剔清外围和内部的土,即可起取。低温陶,长期掩埋而吸收水分,变得酥软,风干后再取出。已碎裂的低温陶,糊纸后再揭取。 陶器表面有彩绘和文字的,其彩绘和文字风干后会变色,也容易擦抹掉。所以出土后要立刻观察记录。粘泥处用毛刷蘸水刷去,不能在阳光下曝晒,彩绘张裂的可用三甲树脂稀液加固,或喷水溶性保护材料加固。 2006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