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最近,从血培养中发现一株阴沟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高度耐药,因为基因已由诱导型改变成稳定的、不受约束的结构型头孢菌素酶,它对克拉维酸、他唑巴坦等酶抑制剂也不敏感。这种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产生,可能对人类健康形成重要威胁。目前北京市已发现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株达5%,因此严格管理以防ESBL株播散,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四、防止耐药菌株产生的对策 1、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建立细菌耐药性监测网:凡有条件的医疗单位都应对临床常见致病菌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掌握重要致病菌对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的准确资料,供临床选用抗微生物药物参考。临床医生必须严格掌握抗微生物药物用药的适应证,掌握适当的剂量和疗程,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预防应用和联合用药的指证,避免滥用。 为加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行为,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相关卫生法律法规,卫生部于2012年2月13日公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4号)。(自2012年8月1日起施行)。 84号令共包括: 总 则 、 组织机构和职责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监督管理 、法律责任 、附 则 共六章59条。 堪称为史上最严厉的管理办法。 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第一章?总 则 第五条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第六条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根据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三级: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与特殊使用级。具体划分标准如下: (一)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大,或者价格相对较高的抗菌药物; (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抗菌药物: 1.具有明显或者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的抗菌药物; 2.需要严格控制使用,避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的抗菌药物; 3.疗效、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的抗菌药物; 4.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由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报卫生部备案。 第三章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第二十三条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抗菌药物遴选和定期评估制度。 第二十四条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可授予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可授予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在乡、民族乡、镇、村的医疗机构独立从事一般执业活动的执业助理医师以及乡村医生,可授予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 第二十六条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当严格掌握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的指证。预防感染、治疗轻度或者局部感染应当首选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合并感染或者病原菌只对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敏感时,方可选用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 第三十条 医疗机构应当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工作,分析本机构及临床各专业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估抗菌药物使用适宜性;对抗菌药物使用趋势进行分析,对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应当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2012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6.重点内容)要求: (八)加强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和细菌耐药监测。医疗机构要根据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50%;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不低于80%。 降钙素原( procalcitonin , PCT )检测的价值: PCT是一种蛋白质。在健康人的血液中,PCT的含量一般为0.1ng/ml( 1ug/L ),当严重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以及脓毒血症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时它在血浆中的水平升高。自身免疫、过敏和病毒感染时PCT不会升高。局部有限的细菌感染、轻微的感染和慢性炎症不会导致其升高。因此在临床上快速检测PCT,对于决定是否使用抗菌药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耐药菌的交叉感染:对耐药菌感染的患者有条件时应予隔离。对临床医务人员,尤其是与病人接触较多的医生、护士和护工等,应定期检查带菌情况,必要时应暂时调离病房或接触病人的岗位,以免传播医院内感染。 3、加强药政管理:规定抗菌药物必须凭处方供应,控制新抗菌药物的审批标准,加强抗微生物药物的质量监督,必要时对某些药物控制使用。细菌耐药性产生后,并非永久稳固,有的抗菌药物在停用一段时期后敏感性又可能逐渐恢复(如细菌对庆大霉素的耐药性等)。因此,根据细菌耐药性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