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唐边塞-公开课件(讲义).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秦 时 明 月 汉 时 关 ――唐代边塞诗 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的诗作称之为边塞诗。 一、什么是边塞诗?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金河:在今内蒙古境内,流入黄河。 2、马策:马鞭。 3、刀环:刀头的环。喻征战事。 4、岁岁、朝朝:指年年月月。 5、三春:春季的三个月或暮春,此处为暮春。 二、认识边塞诗 意 象 名字:轮台、龟兹、胡、羌、夷、楼兰、安西、单于 用品: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刀 景物: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 意 象 二、认识边塞诗 三、感知唐代边塞诗的主题 从军行(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1、穿:磨破。 2、金甲:战衣,金属制的铠甲。 3、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4、孤城:当是青海地区的一座城。一说孤城即玉门关。 5、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 塞下曲(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斩楼兰:据《汉书·傅介子传》:“汉代地处西域的楼兰国经常杀死汉朝使节,傅介子出使西域,楼兰王贪他所献金帛,被他诱至帐中杀死,遂持王首而还”。 三、感知唐代边塞诗的主题 望蓟jì门(祖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1、三边:泛指边疆。危旌:高挂的旗帜。 2、投笔吏:指汉人班超,班超家贫,常为官府抄书以谋生,后投笔从军,以功封定远侯。 3、论功:指论功行封。 4、请长缨:汉时书生终军曾向汉武帝请发长缨,缚番王来朝,立下奇功。后来把自愿投军叫做“请缨”。 三、感知唐代边塞诗的主题 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黑云:指攻城敌军的气势。 2、摧:形容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机形势。 3、甲光: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金鳞:形容铠甲闪光如金色鱼鳞。 4、塞上燕脂凝夜紫:长城附近多紫色泥土,所以叫做“紫塞”。燕脂,即胭脂,深红色。这里写夕晖掩映下,塞土有如燕脂凝成,紫色更显得浓艳。 5、易水:水名,大清河上源支流。 6、霜重鼓寒:天寒霜降,战鼓声沉闷而不响亮。声不起:形容鼓声低沉;不高扬。 7、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相传战国燕昭王所筑,置千金于台上,以招聘人材、招揽隐士。 8、玉龙:指一种珍贵的宝剑。 三、感知唐代边塞诗的主题 ㈠杀敌报国,建功立业 盛唐边塞诗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唐代国力强盛,疆域广阔,内地与边疆各民族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交往密切。 边事增加,战争频繁。盛唐文人们多热衷于功名,渴望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从军边塞为国立功成为文人求取功名的一种新的出路,而且他们也向往新奇的边疆生活、边塞风光。 三、感知唐代边塞诗的主题 从军行 其一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 1、《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 2、羌笛:羌族竹制乐器。《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多为伤离别之辞。 3、无那:即无奈。 三、感知唐代边塞诗的主题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故园:指诗人在长安的家。漫漫:遥远。 2、龙钟:泪流的样子,袖被泪湿。 三、感知唐代边塞诗的主题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受降城:贞观二十年,唐太宗曾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由此得名;一说在今内蒙古五原县西北。 2、回乐烽:回乐县的烽火台,在今宁夏灵武西南。 3、芦管:即芦笛。 三、感知唐代边塞诗的主题 ㈡离别亲人,思念故乡 三、感知唐代边塞诗的主题 征人怨(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金河:在今内蒙古境内,流入黄河。 2、马策:马鞭。 3、刀环:刀头的环。喻征战事。 4、岁岁、朝朝:指年年月月。 5、三春:春季的三个月或暮春,此处为暮春。 6、青冢:汉王昭君墓,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之南。 7、黑山:在今内蒙古。 三、感知唐代边塞诗的主题 己亥岁(曹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

文档评论(0)

小红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