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案设计.doc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案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案 甘谷县第四中学 毛成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背景、简况、结果和影响。 (2)义和团运动兴起的背景、口号、结果和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合作共同探究,发现问题,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甲午战争爆发的背景和影响。 (2)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材料,创设问题情境,从主观、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中日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三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危机感和责任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在西方列强支持下企图征服朝鲜、入侵中国而挑起的侵略战争。它是日本统治者推行扩张政策、蓄谋已久侵略中国的一个步骤。 重点与难点 重点 中日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难点 对“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材料:2014年2月18日“今年是甲午年。120年前的甲午,中华民族国力孱弱,导致台湾被外族侵占。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极为惨痛的一页,给两岸同胞留下了剜心之痛。” 2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及随访的台湾各界人士时说,在台湾被侵占的苦难岁月里,无数台湾同胞用鲜血和生命来证明自己是中国人,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不可分离的成员。 让学生观看北洋水师旗舰“定远”号的铁锚图片。 2018年9月21日经过水下考古发现了经远舰的残骸,由此又将甲午海战中的英雄舰艇带入了大家的视野。 思考:那么甲午中日战争到底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爆发的,为什么它给中国带来的伤害会如此之深? 新课学习 一、甲午中日战争 1.甲午战争的背景和原因 (1)甲午战争是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对外推行军事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国力逐渐强盛。但由于改革不彻底,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国内市场狭小,阶级矛盾尖锐。为解决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矛盾,日本统治者强烈要求对外侵略扩张,从中寻找出路。其“大陆政策”是一个旨在征服中国和世界的侵略政策。 (2)1890年,日本爆发经济危机,社会动荡,政局不稳,危机出现加快了日本发动战争的步伐。 (3)导火线是朝鲜东学党起义。 (4)此外,列强在远东的矛盾和清政府的腐朽也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 2.甲午战争的爆发 让学生观看《中日甲午战争形势示意图》,再讲解战争概况。 (1)挑起战端——丰岛海面偷袭清军。1894年7月25日,日舰偷袭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的中国舰艇,战争爆发。 (2)陆战——平壤战役、辽东半岛战役损失惨重。日本还在旅顺进行疯狂大屠杀,全城2万余人遇难。 (3)海战——黄海战役、威海卫战役使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3.甲午战争的结果 战争以清政府的最后失败而告终。1895年,清政府被迫接受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其主要内容有: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开放重庆等地为新的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华设厂。后来迫于法德俄三国的干涉,日本才同意中国追加3000万两白银作 为赎辽费,归还辽东半岛。 4.甲午战争及《马关条约》的影响 对中国来说:首先,主权进一步丧失;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内地;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不得不举借外债;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陷入极其深重的危机。其次,宣告洋务运动失败,为挽救统治危机、清王朝首先进行了军事改革。第三,面对民族的生存危机,中国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以不同形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对日本来说:从战争中获得巨大利益,实力大为增强,挤进了列强行列,提高了国际地位。其次,利用中国赔款大力发展军事工业,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给亚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对远东国际局势来说:中国地位下降,日本地位上升并加快吞并朝鲜的步伐。同时,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加剧了列强的争夺与矛盾,引起了三国干涉还辽事件。思考:为何说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1.列强侵华的转变 (1)侵华方式的变化:战前以商品输出为主;战后以资本输出为主,掀起瓜分狂潮。 (2)列强关系发生变化:战前列强侵华既勾结又争夺,以勾结为主;战后列强侵华争夺日益加剧,给中国带来更多灾难。 (3)列强在中国的力量对比和格局发生变化:战前主要为英法对中国的侵略,战后日本加入争夺行列,19世纪末形成帝国主义共同瓜分中国的局面。 2.中华民族危机加剧 战前列强侵略中国边疆和邻国;战后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3.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战后清政府对新式企业的垄断削弱,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接受列强的资本输出,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yons201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