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重心的南移_修改.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家根本 仰给东南” ——范祖禹《宋史》 第一阶段:原始社会至汉朝。这一时期,北方经济占绝对优势。北方的经济最为先进,北方最早进入农耕文明时代,北方也始终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此期间,战国时在都江堰的修筑、秦始皇对岭南的开发等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第二阶段: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北方战乱,江南社会环境安定,导致大量的北方人口迁入南方,出现中国第一次大规模人口流动。众多人口迁入南方,使大量的土地被开垦出来,农业得到了发展。诸葛亮鼓励少数民族发展经济,维修都江堰;吴国大力发展造船业,这一切使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得到更为迅速的发展。 第三阶段:隋朝至唐前期。北方经济再创辉煌。隋唐国家统一,政局稳定,统治政策合理,政府鼓励发展经济,民族关系和睦、交往密切,中外交流频繁,使北方经济发展迅速。此时,南方经济也得到相应发展。 第四阶段:安史之乱至五代十国时期。安史之乱使北方的经济遭到破坏,大量的北方人口南迁。此时的南方利用自然河道发展农田水利事业。水利的发展,使生产条件得到改善,耕地面积扩大。茶树的种植普及到江南。 第五阶段:宋金对峙时期。因北方战争不断,北方人民又一次大量南迁,他们与南方人民一起,共同开发江南,促进江南经济的发展,从而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 * 44:5635,811,000 1045年(北宋熙宁元年 赋税(贯) 69:31 143175000 318,480,000 1077年(北宋熙宁年) 垦田(亩) 63:6756,888,000 1078年(北宋元风年) 人数(人) 南北之比 北方诸路 南方诸路 年?? 代 ? 表一:北宋时期南北经济比较表 ?表二: 南宋时期南北经济比较表 81:19 60,000,000 14,319,000 1196年 赋? 税 65:35 80,600,000 43,800,000 1200年 人? 数 南北之比 南 宋 金 朝 年 代 ? “江淮赋税,国用根本” ——杜牧《樊川文集》 “国家根本,全赖于东南” ——黄公度《知稼翁集》 “东南今为国家根本之地” ——张守《毗陵集》 “(东南)足以裕国” ——范祖禹《宋史》 经济重心 的南移 阅读以下史料,分析南移的过程 材料一:楚地之越,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宋书》(记载南朝刘宋王朝的历史) 材料三: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抵,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摘自《陆游集》 1、三国两晋南北朝:开始南移 2、安史之乱至五代十国:继续南移 3、靖康之变至南宋:完成南移 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 耕获图 宋代的手工业——纺织业 “号为冠天下”的蜀地丝织品 南宋棉毯 南宋缂丝名作 《蛱蝶山茶花》 宋朝织机 宋代的手工业——纺织业 浙江哥窑的冰裂纹瓷器 宋代的手工业——制瓷业

文档评论(0)

186****64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