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京与苏轼的恩怨—李品珠.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轼专题》期末论文 苏轼与蔡京 ——兼与王安石变法不同政治主张进行比较 姓 名: 李品珠 学 号: 0917072 年 级: 2009级 院 系: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指导教师: 王秀林 摘要:本文通过王安石变法和蔡京变法的一些主要内容来阐述蔡京和苏轼在面对同样的改革问题时不同的政治主张,进而可以解释到为何两人虽是书法界同行,却在政坛上变成水火不容的政敌。 关键词:蔡京;苏轼;王安石;变法 北宋年间,有两个著名的人物,一个是苏轼,另一个便是蔡京。他们二人都是当代响当当的大书法家,并被齐列入“米、蔡、苏、黄”四大家之中。蔡京与苏轼,在书法界虽是同行,但政见上却是政敌。苏轼是元佑党人,蔡京却钻进了新党,二人为了政见的分歧,经常争执得形同水火,总想置对方于死地。下面就让我们通过王安石变法的部分内容来看看二人的政见是如何不同,如何水火不容的。 一、青苗之法 ⑴哲宗亲政时期参与和主持新法恢复事物。绍圣元年在讨论是否将司马光力主的差役法改回雇役法时,负责讨论此事的蔡京对宰相章惇说:“取熙宁、元丰法施行之耳,尚何议为?” 脱脱《宋史﹒奸臣传 脱脱《宋史﹒奸臣传﹒蔡京传》卷四百七十二,列传第二百三十一。 周辉《清波杂志》卷十,第三页,影印四库全书文渊阁藏本。 ⑵苏轼对青苗法完全是持否定态度的。苏轼认为《青苗法》就是政府放贷赚取高额利息。地方官吏为多放青苗钱以邀功,强迫借贷交息,百姓苦不堪言,必须立即取消《青苗法》。“青苗放钱,自昔有禁。今陛下始立成法,每岁常行。虽云不许抑配,而数世之后,暴君污吏,陛下能保之与?计愿请之户,必皆孤贫不济之人,鞭挞已急,则继之逃亡,不还,则均及邻保,势有必至,异日天下恨之,国史记之,曰“青苗钱自陛下始”,岂不惜哉!且常平之法,可谓至矣。今欲变为青苗,坏彼成此,所丧逾多,亏官害民,虽悔何及!” 脱脱《宋史· 脱脱《宋史·苏轼传》卷四三百三十八,列传第九十九。 二、农田水利法 ⑴兴建水利是新法的重要内容,也是王安石非常看重的工作。蔡京抓住了这一点,屡上朝章,请求在莆南修建一道堤防,阻止海水倒灌,进而保护那一带的农田。莆人方天若元丰五年(1082)陂成时作《木兰水利记》说:“时蔡公兄弟京、卞,感涅槃之灵谶,念梓里之横流,屡请于朝,乃下诏募筑陂者。时福州有义士李宏,家雄于财而心乐于施。蔡公以书招之,遂倾家得缗钱七万,率家干七人入莆,定基于木兰山下。负锸如云,散金如泥,陂未成而力已竭。于是蔡公复奏于朝,募有财有干者辅之。得十四大家,遂慨然施钱共七十万缗,助成本陂。” 方天若《木兰水利记》载清《木兰陂志 方天若《木兰水利记》载清《木兰陂志﹒卷上》,莆田市图书馆古籍藏本。 ⑵苏轼认为《农田水利条约》只规定“功成则有赏,败事则无诛”,会让那些投机取巧的“浮浪奸人” 肆无忌惮地从中牟取国库和人民的财富。“汴水浊流,自生民以来,不以种稻。今欲陂而清之,万顷之稻,必用千顷之陂,一岁一淤,三岁而满矣。陛下遂信其说,即使相视地形,所在凿空,访寻水利,妄庸轻剽,率意争言。官司虽知其疏,不敢便行抑退,追集老少,相视可否。若非灼然难行,必须且为兴役。官吏苟且顺从,真谓陛下有意兴作,上糜帑廪,下夺农时。堤防一开,水失故道,虽食议者之肉,何补于民!臣不知朝廷何苦而为此哉?” 《宋史· 《宋史·苏轼传》卷四三百三十八,列传第九十九。 三、免役法 ⑴绍圣元年,(1094),新党领袖已经变成了章惇。章惇是王安石的跟随者,他想恢复免役法,于是召开会议,进行讨论,久议不决。这个时候,蔡京站了出来,他对章惇说:“取熙宁成法施行之尔,何以讲为!” 《宋史﹒奸臣传﹒蔡京传》卷四百七十二,列传第二百三十一。不用再议了,按照新法开始实施时的内容执行就是了。免役法恢复了,免役法的恢复,使国家处于相对稳定的环境中,人口迅速增长,“以史传考之,则古今户口之盛,无如崇宁、大观之间。” 《宋史﹒奸臣传﹒蔡京传》卷四百七十二,列传第二百三十一。 《文献通考》卷十一《户口考二》。 《清波杂志》卷五。 《三朝北盟会编》卷七十一。 据说熙宁、元丰时内外府库充衍,各路积存的钱谷,可支用二十年,小邑的积存也不下二十万。至徽宗时,各地仓库,还有余存。东南六路的粮米,自江浙到淮甸,沿途设置七个仓库,经常有六百万石的积储。用来作本,按岁时丰歉平抑粮价。由此可见,虽然曾经在司马光党政期间蔡京废除了免役法,但后来又恢复了之后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所以应该可以说蔡京对于王安石的的免役法最终还是支持的。 ⑵苏轼认为《雇役法》的弊端在于:原来不负担差役的女户、未成丁户都要按定额的半数交纳役钱(即所谓“助役钱)会加重一般老百姓的负担,会使那些贪官污吏,“庸钱不除,差役仍旧,使天下怨毒”。 “自古役人,必用乡户。今者徒闻江、浙之间,数郡顾役,而

文档评论(0)

186****64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