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茶文化.ppt

  1. 1、本文档共1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知识小链接 康熙三十八年(1699 ) ,圣祖玄烨南巡路过江苏太湖,巡抚宋荦将朱正元独家品质、极为优异的洞庭山所产“吓煞人香”茶进贡。圣祖品尝后人为赞赏,赐以其名,称碧螺春。从此,该茶每年必采办进贡,并成为绿茶的极品,中国茶之代表。 乾隆十六年(1751),高宗弘历南巡,为搜刮地方名产,诏令曰:“进献贡品者,庶民可升官发财,犯人重刑减轻。”徽州名茶“老竹铺大方”,就是当时老竹庙和尚大方创制进贡。高宗就赐以“大方”为茶名,也岁岁精制进贡。浙江杭州的西湖龙井村,至今还保存着当年高宗游江南时封为御茶的十八棵茶树。 知识小链接 据传,乾隆十八年(1753) ,高宗在杭州游览了天竺,观览了茶民采茶焙制方法以后,又微服私访至龙井狮峰,品尝了胡公庙前茶树上所采茶叶制成的龙井茶,果然香味尤佳,遂将庙前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从此龙井茶名声更大,岁贡更多。 清代前期,虽然采取历代产茶州定额纳贡制,但在中叶由于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中资本主义因素进一步增长,贡茶制度则随之渐趋消亡。 学习小结 本部分主要以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年代为主线,通过了解茶文化的发展史,得知茶文化在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传播过程,了解了人们在饮茶发展逐渐表现出的成熟,学会分析中国历史上贡茶与民间用茶的区别,掌握中国茶文化起源的相关知识,从而对茶文化有初步认识。 孔明与茶 为什么云南人不祭神农、陆羽为“茶祖”而偏偏祭拜孔明呢? 这还得从诸葛亮(孔明)南征说起。云南攸乐茶山的基诺族传说,他们是诸葛亮南征时遗留下来的。诸葛亮给他们茶籽,让他们安居下来,种茶为生。基诺族自称“丢落”,世代尊奉孔明。??? 返回 当今世界广泛流传的种茶、制茶和饮茶习俗,都是由我国向外传播出去的。据推测,中国茶叶传播到国外,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约于公元五世纪南北朝时,我国的茶叶就开始陆续输出至东南亚邻国及亚洲其他地区。 公元805、806年,日本最澄、海空禅师来我国留学,归国时携回茶籽试种;宋代的荣西禅师又从我国传入茶籽种植。日本茶业继承我国古代蒸青原理制作的碧绿溢翠的茶,别具风味。 十世纪时,蒙古商队来华从事贸易时,将中国砖茶从中国经西伯利亚带至中亚以远。 十五世纪初,葡萄牙商船来中国进行通商贸易,茶叶对西方的贸易开始出现。 而荷兰人约在公元1610年左右将茶叶带至了西欧,1650年后传至东欧,再传至俄、法等国。十七世纪时传至美洲。 印度尼西亚于1684年开始传入我国茶籽试种,以后又引入中国、日本茶种及阿萨姆种试种。历经坎坷,直至19世纪后叶开始有明显成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加速了茶的恢复与发展,并在国际市场居一席之地。 十八世纪初,品饮红茶逐渐在英国流行,甚至成为一种表示高雅的行为,茶叶成了英国上层社会人士用于相互馈赠的一种高级礼品。 1780年印度于由英属东印度公司传入我国茶籽种植。至19世纪后叶已是“印度茶之名,充噪于世”。今日的印度是世界上茶的生产、出口、消费大国。 17世纪开始斯里兰卡于从我国传入茶籽试种,复于1780年试种,1824年以后又多次引入中国、印度茶种扩种和聘请技术人员。所产红茶质量优异,为世界茶创汇大国。 1880年,我国出口至英国的茶叶多达145万担,占中国茶叶出口量的百分之六十到七十。 1833年,在帝俄时代从我国传入茶籽试种,1848年又从我国输入茶籽种植于黑海岸。1893年聘请中国茶师刘峻周并带领一批技术工人赴格鲁吉亚传授种茶、制茶技术。 1888年土耳其从日本传入茶籽试种,1937年又从格鲁吉亚引入茶籽种植。 * 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分茶是宋代流行的一种‘茶道’。分茶又称茶百戏、汤戏或茶戏 。 分茶是观赏和品饮兼备的古茶艺,它将茶由单纯的饮用,上升到很高的艺术欣赏性。它是用泡沫表现字画的独特的艺术形式,适用于表现中国字画,古人又称之为水丹青。 (3)茶馆的兴盛 唐代是茶馆的形成期,宋代则是茶馆的兴盛期。五代十国以后,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繁荣,茶馆、茶楼也迅速发展和繁荣。京城汴京是北宋时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北方的交通要道,当时茶坊密密层层,尤以闹市和居民集中地为盛。 4.茶文化的延续发展期(元明清) 在中国古代茶文化的发展史上,元明清也是一个重要阶段,无论是在茶叶的消费和生产,还是在饮茶技艺的水平、特色等各个方面,散发着令人陶醉的文化魅力。特别是茶文化自宋代深入市民阶层(最突出的表现是大小城市广泛兴起的茶馆、茶楼),各种茶文化不仅继续在宫廷、宗教、文人士大夫等。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有极为丰富的“茶民俗”。 (1)元代茶文化特色 元代虽然由于历史的短暂与局限,没能呈现文

文档评论(0)

33888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