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精编课件 新人教版.ppt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精编课件 新人教版.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曹操戎马一生,统一北方,对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符合人民的愿望,这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一面。 当然,曹操的性格也有另一面,即凶残、奸诈.但我们认为他统一北方之大业是最主要的,所以我们评价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对曹操进行评价 秦汉时期 前221年----220年 特点:首次大一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220年----589年 特点:国家分裂和民族大交融 第16课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蒿里行》曹操 诗中所描述的是怎样的景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描述的是荒凉、凄惨的社会景象。 原因:军阀割据,长期混战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匈 奴 刘 璋 刘 表 袁 术 张 鲁 袁绍 曹操 政治上: (1)“挟天子以令诸侯” (2)重视人才,招贤纳士 经济上: (1)招募流亡农民垦荒 (2)组织兵士屯田 曹操像 曹操势力日益壮大的原因: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匈 奴 刘 璋 刘 表 袁 术 张 鲁 袁绍 曹操 十万人 三四万人 曹 操 袁 绍 公元200年 官渡 官 渡 之 战 夜袭乌巢,烧毁袁军粮草 乌巢 第18课 三国鼎立 一、官渡之战 公元200年 曹操胜利 结果: 交战双方: 时间: 袁绍和曹操 意义: 以少胜多 特点: 官渡之战中曹操取胜的原因: 1、政治上: 2、 经济上: 3、 用人方面: 4、军事上: 5、袁绍: xié “挟天子以令诸侯”处于有利的地位。 招募流亡农民垦荒,组织兵士屯田。 招贤纳士,善用人才。 战术灵活。 骄傲轻敌,听不进正确意见。 第18课 三国鼎立 一、官渡之战 公元200年 曹操胜利 结果: 交战双方: 时间: 袁绍和曹操 为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意义: 以少胜多 特点: 《龟虽寿》 没有 材 料 研 读: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 想一想,诗中的“壮心”指的是什么?他实现了吗?原因是什么? “壮心”指统一全国 208年,赤壁之战中被孙刘联军打败,仅仅统一了北方。 曹 刘 孙 刘 刘 刘 刘 赤壁之战 208年 曹 刘 孙 孙、刘联军 刘 刘 刘 刘 赤壁 之战 曹军 赤壁之战 208年 二十万 五万 第18课 三国鼎立 二、赤壁之战 公元208年 曹操失败退回北方 结果: 交战双方: 时间: 曹操和孙刘联军 意义: 以少胜多 特点: 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原因 曹操骄傲轻敌; 曹军不习水战; 孙刘联合; 根本原因:当时统一的条件尚未成熟。 孙刘采取正确战术; 第18课 三国鼎立 二、赤壁之战 公元208年 曹操失败退回北方 结果: 交战双方: 时间: 曹操和孙刘联军 意义: 以少胜多 特点: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战役 时间 地点 作战双方 特点 结果 影响 赤壁之战 公元208年 曹操VS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 曹操失败 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曹操VS袁绍 赤 壁 以少胜多 官渡之战 公元200年 官 渡 曹操胜利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在官渡大战中胜利的曹操,为什么在赤壁大战失败了呢? 练一练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议一议:这两个战役胜败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官渡之战,战术上运用恰当。 赤壁之战,战术上失误,孙刘联军战术恰当,以逸待劳,取得胜利。 220年 221年 229年 曹丕 刘备 孙权 洛阳 成都 建业(南京) 政权名称 建国年代 创建者 都城(今名) 魏 蜀 吴 (pī) 三、三国鼎立的形成 魏 蜀 吴 三国经济的发展 兴修水利、发展生产 经济发展,改善民族关系,加速西南地区的开发。 造船业发达 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州 学 史 今 用 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有什么意义? 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 说明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图示小结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 曹操(官渡之战 统一北方) 刘备 孙权 联合抗曹 赤壁之战 ( 208年) 魏 蜀 吴 4、三国时期的夷洲是指今天的什么地方? 1、东汉末年“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是谁? 2、说出东汉末年的两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3、曹操生活在三国时期,这句话有没有错误?为什么? 1、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是 A、赤壁之战 B、昆阳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2、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