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02000内审员培训教程概述.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ISO9000:2000 内审员培训教程 概 述 ISO 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的英文简 称 该组织于 1947 成立于英国。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 第一节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的 产生与制定 一. 系列标准产生的条件与背景 (一).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产生系列标准的重要原因 1. 用户对质量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2. 供方要满足用户的要求: 建立有效的质量体系,对影响质量的各个方面实施有效控制,满足用户对产质量保要求。 (二).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产生系列标准的重要技术基础 ISO9000 标准是对产品技术标准的补充: 1. 产品技术标准还不能保证产质量保始终达到要求; 2. 建立完善的质量体系,对所有影响产质量保的要素进行控制,作为技术标准 的补 充,使 产品持续满足客户要求。 (三).质量保证活动的成功经验为 ISO9000 系列标准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质量控制:从军用 → 民用 从仅控制产品本身 → 控制全过程 世界发达国家总结企业管理的成功经验,编制了质量保证标准,而这些标准为 ISO9000 标准 奠定了基础。 → (见图1) (四).管理观念深化的结晶 质量管理的演进:作业者的质量管理 领班的质量管理 以检查为手段的 质量管理 以统计为手段的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 全公司质量管理.各主要国家在质 量管理 和质量保证方面有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和理论依据,使对外质量保证逐渐发展并形成一种 世界 性趋势.质量保证观念的逐步深化推动了质量保证体系标准的产生. (五).国际贸易发展需要是产生系列标准的现实要求 在国际贸易中必然会带来产品责任的划分问题,促使不同国家、企业之间在技术合作,经 验交 流和贸易往来中,对问题有统一的认识、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规范标准,从而促使国际标 准的 形成. 第二节 ISO9000 系列标准是对产品寿命周期质量进行全面控制 一、 产品寿命期内主要质量活动介绍 在产品一般的寿命周期内, 对质量有影响的主要活动,从最初识别市场需求至最终满 足要求 的所有过程,归纳为十二个阶段 → (见图2) 。 ISO9000 系列标准始于营销和市场调研,终于营销和市场调研,是一种连续不断、周而 复始 的过程,通过不断循环而实现持续的质量改进。 第三节 实施 ISO9000 标准的意义 1. 可以指导消费者选购质量可靠的商品; 2. 可以给企业及销售者带来更多的市场信誉; 3. 可以帮助企业建立科学有效的质量体系; 4. 可以减少重复性验证及减少大量费用; 5. 可以稳定并提高产质量保或服务质量; 6. 可以保护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产品责任); 7. 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生存能力; 8. 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9. 可以提高职工素质,以法制代替人治; 10. 可以实现按国际惯例办事。 受益者 能达到的期望或需要 顾 客 满意的产质量保 员 工 满意的职业和工作 所 有者 好的投资效益 供 应商 继续经营的机会 社 会 认真负责的社会服务 第二章 ISO9000: 2000 系列标准 第一节 ISO9000: 2000 标准总体结构 一. 四个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2000 年发布质量管理及质量保证系列标准, 2000 年第三版 发布。 四个国际标准: ISO9000:2000 ISO9001:2000 ISO9004:2000 ISO19011 二. ISO9000:2000 系列标准的构成 ISO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I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ISO9004:2000 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 ISO19011 质量和环境审核指南 三. 与 94 版的关系 1. ISO9000:2000(原 ISO8402 和 ISO9000-1 部分合并) 2. ISO9001:2000(原 ISO9001/9002/9003 合并) 3. ISO9004:2000(原 ISO9004-1) 4. ISO19011(原 ISO10011-1/2/3 与 ISO14010/11/12 合并) → 见图 4 三个标准之间的相互关系 四、 ISO9001:2000 新增的要求 1. 持续改进; 2. 强调了最高管理者的作用; 3. 考虑了法律法规的要求; 4. 建立了可评价目标的要求; 5. 监控顾客满意的信息,对体系进行评价; 6. 强调了企业的可用资源; 7. 确定了培训的有效

文档评论(0)

dafa童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