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煤储存损失试验研究.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XX XX 褐煤储存损失试验研究 * * 褐煤储存损失试验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叙述了在自然露天条件下堆放的褐煤储存损失试验的内容、方法,试验结果及统计分析,并分析了褐煤在自然条件下的质量变化情况,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褐煤储存管理建议。 * * 褐煤储存损失试验研究 火力发电企业燃煤进厂后,部分燃煤通常要在煤场储存一段时间才会入炉燃烧。煤场储存的煤量通常根据燃料供应市场形势、季节特点、机组每天燃煤数量等因素决定,存煤太少有因缺煤停机的危险,存煤太多则会增加煤的损失、占用过多资金。特别是褐煤,成煤时间短,煤化程度低,热稳定性差,风干时易爆裂成碎煤,在煤场储存过程中更易因氧化而发生发热、自燃,导致煤质下降。为了研究褐煤在自然露天条件下储存的煤质、煤量变化规律,以确定褐煤在煤场最佳存放条件,探索入厂及入炉煤热值差以及为改善煤场管理提供依据,特对国电双辽发电公司燃用的霍林河褐煤进行了单独组堆存放。在与其日常煤场完全相同的堆放条件下,存放3个半月,每天观测气象参数,测定煤堆不同部位温度,定点采样并测定各项煤质特性指标,从而研究褐煤储存过程中煤质、煤量的变化规律,用于指导和改进燃料管理。 * XX * 褐煤储存损失试验研究 1 试验准备 1.1 试验用煤的选择和组堆 在煤场一侧清理出一块约1400㎡(40m×35m)的空地作为试验煤的组堆场地。并对试验场所进行了清理,确保没有陈旧煤。 试验场所选定后,将2整列褐煤单独堆放在试验场所。堆放时,按照煤场日常堆放方式,每列煤堆二层,每层高度在1.5~2米,每堆放一层碾压一次,共堆四层,总高度平均为8.41米,煤堆四侧均为梯形。保证试验用煤与电厂日常用煤是在完全相同的自然条件下堆放。试验用煤的煤量及煤质指标见表1。 * XX * 褐煤储存损失试验研究 表1 试验用煤煤质指标分析 煤量(t) 煤质指标 Mar (%) Mad (%) Ad (%) Vdaf (%) Qgr,d (J/g) Qnet,ar (J/g) 第一列 3616 30.4 6.96 35.37 48.95 19.02 12.06 煤堆 3616 29.0 6.98 36.59 49.03 18.85 12.23 第二列 3525 30.4 9.05 29.51 47.87 20.51 13.05 煤堆 7141 30.9 4.75 27.77 47.61 21.15 13.22 * XX * 褐煤储存损失试验研究 1.2 仪器设备安装、调试、校准 在组堆过程中,预埋测温热电偶。自距地面1、3、5 m时,分别在煤堆各层面四角及中心预埋5支镍铬-镍硅热电偶。在其瓷套管外用两端开口的金属管保护,将其平置于煤面上。冷端与补偿导线连结,并用防水自粘绝缘胶带密封,补偿导线一端裸露于煤堆外,并对正负极作好标记。 为保证煤堆采样的代表性并提高工作效率,经过调研采购了便携式采样枪并在实践过程中自制了锤击式采样头和插入式采样头。试验所用计量器具、表计、仪器设备都经检定/校准合格并在有效期内,试验前进行校验确认合格后投入使用。 * XX * 褐煤储存损失试验研究 2 试验内容与方法 2.1 气象参数观测 在试验煤堆顶部设立气象参数测试站,用以观测每天试验开始和结束时的气温、气压和湿度,取前后两次测定均值作为当天的气象参数值。 2.2 温度测定 将各热电偶补偿导线引出端用砂纸打磨,以除去表面氧化层,连接到便携式电位差计上,记录电势值并换算成对应温度。每天监测距地面1、3、5 m三个层面各5个点的温度值。 2.3 煤的粒度分析 对在煤堆采取的上部样每周做一次筛分试验,分别测出<6㎜、>6~13㎜、>13~25㎜、>25㎜的粒度煤样占样品总量的百分率。 * XX * 褐煤储存损失试验研究 2.4 煤炭堆密度测量 对在煤堆采取的上部样每周做一次堆密度试验,并计算当天的存煤量,以观测试验期间的煤量变化。在组堆时用动态轨道衡计量整个煤堆煤量,试验结束时用输煤皮带称计量煤堆煤量。 2.5 煤的特性指标分析 试验煤组堆后每天采取2个总样,分别距表面0.2m(上部样)、1m以下(下部样)二个层面上均匀布点,每个层面的子样合并成1个总样,每天采样点不能重复,采样坑及时覆盖。子样数目、子样质量、采样点布置按GB475—1996《商品煤样采取方法》进行,每个总样不少于161个子样,每个子样采2kg。所采2个总样按GB474—1996《煤样的制备方法》制备出全水分样和分析样品,送化验室进行特性指标分析。 试验项目及检测周期见表2。 * XX * 褐煤储存损失试验研究 表2 试验项目及检测周期 项目 气象 参数 煤堆温度 煤的粒度 煤炭堆密度 特性指标 Ma

文档评论(0)

sw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