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邮政储蓄银行论文:邮政储蓄二十年发展历程2008年
2006年4月,中国邮政储蓄迎来了恢复开办20周年。20年来,全体邮政干部职工艰苦奋斗、开拓创新,邮政储蓄持续发展、迅速壮大,从鲜为人知的一支零售金融市场的新生力量,发展成为中国储蓄存款余额规模第五大的金融机构。
邮政储蓄的发展历程
中国邮政办理储蓄业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9年。解放前经营邮政储汇业务的“邮政储金汇业局”在当时的金融界占有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后,邮政储蓄一度停办。1986年邮政储蓄恢复开办以来,其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6年~1989年):为发挥邮政点多面广的优势,向广大群众提供基础金融服务,积聚社会资金、发展国民经济,根据国务院的指示,邮电部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文规定,于1986年4月1日正式开办邮政储蓄业务。邮政储蓄吸收的存款全部缴存人民银行统一使用,人民银行根据缴存存款的平均余额付给手续费。
第二阶段(1990年~1998年):邮政部门和人民银行缴存存款的业务关系转变为转存款关系,邮政储蓄存款转存人民银行,人民银行支付转存款利息,邮政储蓄由代办转为自办。邮政储蓄计算机联网工程开始建设,实现了部分重点城市之间邮政储蓄活期的通存通取;办理了代发工资等中间业务。
第三阶段(1998年~2003年7月):1998年邮电分营、邮政独立运行后,邮政储汇业务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建成了全国邮政储蓄计算机异地实时交易系统,活期储蓄异地通存通取业务深受客户欢迎。
从特定的历史时期来看,邮政储蓄资金转存人民银行的制度安排,对于支持国家经济建设,促使邮政部门集中精力抓好业务发展、风险控制和信息化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国家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邮政储蓄转存款政策的调整也势在必行。
第四阶段(2003年8月至今):以国家对邮政储蓄存款实行新老划段、老转存款仍存放人民银行,新增资金开始自主运用的政策为标志,邮政储汇业务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邮政储汇向资产、负债、中间业务全面、协调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
邮政储蓄20年的发展成绩
一是网络能力显著增强,建成了全国覆盖面最广的个人金融服务网络。全国邮政储蓄通存通取联网网点达3.5万个。作为中国网点最多的储蓄机构,遍布全国、沟通城乡的庞大网络是邮政储蓄最大的特点与优势,为用户享受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经过多年强有力的、不间断的信息化建设,形成了以邮政储蓄核心业务系统为基础,灵活接入各省区域性中间业务平台的金融信息化网络,实现了业务交易、数据存储、后台管理、稽查监督等的全流程电子化处理。
二是业务品种逐步丰富,形成了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系列。从开办之初仅能办理活期、整存整取等最基本的储种,发展到可以办理活期、定期、定活两便、通知存款等所有储种,实现了各储种的通存通取,并可灵活使用存折、绿卡、礼仪存单、一本通等多种凭证。
在农村,邮政储蓄部门积极做好代收农电费,代发农村粮食直补款、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金及各种财政补贴资金等服务“三农”的工作,受到广大农民和当地政府的肯定。在城市地区,邮政储蓄继续巩固了在代发工资、养老金、代收电信资费等业务上的优势,并积极开拓新的业务领域。
三是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我国金融市场中一支重要的力量。截至2006年3月,全国邮政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48万亿元。规模仅次于4家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占有率达到9.7%。在邮政储蓄开立的账户达3.6亿户,其中活期账户为2.8亿户。储蓄业务年交易量达22亿笔。2005年全国异地通存通取和转账交易量达4.13亿笔,交易金额1.66万亿元。
四是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创立了社会知名、百姓信赖的服务品牌。邮政储蓄在网络、产品、服务、客户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具备了一定的竞争能力,所提供的基础金融服务已经深入人心。特别是在农村地区,邮政储汇机构已成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些偏远地区,邮政储汇机构是当地居民最重要的金融服务渠道,被称为“百姓银行”、“绿色银行”。
邮政储蓄的未来发展
2005年8月国务院出台了对邮政体制改革的方案,邮政储蓄发展的前景已经明朗。未来的中国邮政储蓄将依托邮政的国家信誉和百年品牌,发挥资产、负债、中间业务的联动优势,更加专业、敬业地为广大客户提供全面、周到而又独特、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营销与传销——奇迹面膜.doc
- 营销中心阿米巴模式.ppt
- 营养师工作总结.doc
-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过渡税收优惠政策确认表.doc
-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改革过渡性财政扶持资金申报资料清单.doc
- 营业税及其他.doc
- 营业性演出(国内)申请(备案)表.doc
- 营运货车二级维护作业收费标准.doc
- 影视公司-文化宣传片脚本.doc
- 影视后期制作设备租赁合同.doc
- 2024年广东省单招计算机测试模拟题库必威体育精装版.docx
- 2023年闽北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计算机测试模拟题库附答案.docx
- 2023年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计算机)测试模拟题库必考题.docx
- 2023年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计算机测试题库必威体育精装版.docx
- 2024年云南省丽江地区单招计算机测试模拟题库附答案.docx
- 2024年七台河职业学院单招计算机测试模拟题库及答案1套.docx
- 2023年郑州科技学院单招计算机测试题库必威体育精装版.docx
- 2024年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计算机测试模拟题库附答案.docx
- 2023年长春东方职业学院单招计算机测试题库附答案.docx
- 2023年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单招计算机测试题库必威体育精装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