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资源(共24份199页)岳麓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配套考案全集 (2)(打包下载).doc

独家资源(共24份199页)岳麓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配套考案全集 (2)(打包下载).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超级资源(共24套199页)岳麓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配套考案全集 考案[1] 必修一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 限时:5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1.(2018·太原)礼、乐源自氏族社会的风俗习惯,被加进等级制度的内容而制度化。《礼记》中说:“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这说明礼乐制度eq \x(导学号( D ) A.有稳定社会秩序的功效  B.突出强调社会等级分化 C.与宗法分封制互为表里 D.促使社会风俗的同一化 [解析]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规定了礼乐制度的目的是相亲相敬,从而实现风俗的同一化,故D项正确;礼乐制度主要是从风俗的约定,故A项错误;社会等级不符合礼乐制度特点,故B项错误;礼乐制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互为表里的是宗法制和分封制,排除C项。 2.(2018·河南八市测评)西周,以姬姓与姜姓封国迁移的路线来看,均由河南移往更东方或南方的新领土,为周王室建立新的藩屏。分封eq \x(导学号( C ) A.加强了君主专制的权力 B.强化了中央集权统治 C.推动了地域经济的开发 D.推动了西周政权建立 [解析] 西周时期,天子没有形成专制权力,故A项错误;西周时期,地方有相当大的独立性,故B项错误;材料中提及姬姓与姜姓封国由河南(中原地区)移往远方,为周朝建立新的屏障,并开发边远地区,故C项正确;西周建立后,周武王最先进行分封,其后周公进一步进行分封,故D项错误。 3.(2018·惠州)西周王位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各诸侯国国君继承并遵此制,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东周。但秦国自襄公建国至穆公之前共九代国君,兄终弟及者三人,以孙立者二人,不明嫡庶者一人,以长子继位者仅二人,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在秦国并未成为定制。这种现象eq \x(导学号( C ) A.导致社会矛盾尖锐 B.是由于秦国经济文化发达 C.有利于社会的变革 D.破坏了贵族的世袭的特权 [解析] 秦社会矛盾尖锐,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秦国建国之初,地处偏僻,社会文化较为落后,不被诸侯所看重,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在秦国并未成为定制”,正是由于秦国受到周代礼制的约束较小,更加有利于实施新的社会变革,故C项正确;兄终弟及、立孙、嫡庶,依旧是贵族世袭特权的体现,故D项错误。 4.(2018·益阳)楚武王灭权(国)后,派人担任权县县尹,县尹向楚王直接负责,不世袭。至于郡县关系,当时有“千里百县,县有四郡”之说。据此可知( D ) A.官僚制度正式建立 B.郡县制全面取代了分封制 C.宗法制度日趋瓦解 D.分封制下统治秩序遭破坏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楚武王灭权设县,县尹向楚王直接负责,不世袭,故可知分封制制度遭到破坏,D项正确;秦朝时期才正式建立官僚制度,排除A项;题干材料体现的是楚武王灭权设县,无法推断郡县制全面取代了分封制;秦朝时用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排除B项;题干材料体现的是楚武王灭权设县,与宗法制度无关,排除C项。 5.(2018·武汉)春秋初期,黄河沿岸各国往往“壅防百川,各以为利”。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宋国的葵丘(今河南)主持诸侯会盟,盟约中有“无曲防”的规定,即禁止修筑危害别国防洪安全的堤防。这一变化客观上反映了eq \x(导学号( D ) A.各诸侯国之间争霸非常激烈 B.各诸侯国以农立国 C.齐王称霸后有效治理了黄河 D.国家统一有利于经济发展 [解析] 盟约中“无曲防”的规定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与诸侯争霸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诸侯国治理洪水是为了农业发展的需要,故B项错误;题干信息无法看出齐王称霸后已经有效治理了黄河,故C项错误;各诸侯国为防水患各自为战,反过来说明,单从治水就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统一政权来协调,国家统一有利于经济发展,故D项正确。 6.(2018·柳州)历史上最早设县的是楚国和秦国。春秋后期各国县数骤增,到战国时成为较普遍的地方行政区划。秦汉时期推行全国,达千余县之多;春秋至秦汉时期郡县制的变迁eq \x(导学号( D ) A.加强了君主专制 B.拓展了中国疆域 C.实现了国家统一 D.推动了官僚政治 [解析] “春秋后期”没有确立“君主专制”,故A项错误;“春秋后期各国县数骤增,到战国时成为较普遍的地方行政区划”并没有使疆域得到空前的扩大,故B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是分裂的时期,故C项错误;“春秋后期各国县数骤增,到战国时成为较普遍的地方行政区划。秦汉时期推行全国,达千余县之多”可知,在郡县制下,官员由国家统一安排,并从春秋至秦汉,逐渐形成了一整套体系,故D项正确。 7.(2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60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