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 港口的发展历程; 一般认为港口的发生,是从古代渔捞开始的。这由数年前(1983年)发掘福井县鸟浜(日本)遗迹,经过考古得以证实。无论在欧洲,还是在中国,这个原则都是一样的。这个时期,还没有港口这个概念,它只是一个非常单纯的、为了栓系独木舟的简单靠船场。 ——高见玄一郎《世界港口史》;一、世界港口的历史(公元前2700年) 地中海沿岸——希腊——萨梅拉港 埃及——亚历山大港 黎巴嫩——西顿、提尔港 罗马时代欧洲——奥斯迪亚港 非洲著名港口——迦太基港 ;二、中国古代港口 中国水运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从新石器时代,到封建王朝,再到新中国成立,中国港口建设有着自己的历史脉络。 早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已在天然河流上广泛使用独木舟和排筏。从浙江河姆渡出土的木桨,证明在距今2000多年前,中国东南沿海的渔民已使用桨出海渔猎。 ;;;;;; 春秋战国时期,水上运输已十分频繁,港口应运而生,当时已有渤海沿岸的碣石港(今秦皇岛港)。 汉代的广州港以及徐闻、合浦港,已与国外有频繁的海上通商活动。长江沿岸的扬州港,兼有海港与河港的特征,到唐朝已是相当发达的国际贸易港。广州、泉州、杭州、明州(今宁波)是宋代四大海港。 ;;; 汉代——广州港、杭州、温州、泉州、登州港 唐代——明州(宁波)港、扬州港 宋元——福州港、厦门港、上海港 清朝—— 1840年后签署《南京条约》后,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大通商口岸 继而开辟天津、青岛、汉口等港 ; 登州港,位于北纬37°49,东经120°45′,山东半岛最北端,蓬莱城北丹崖山下,扼渤海海峡之咽喉,是古代我国重要的贸易港和军事港口。登州港最早是一个自然港湾,历经多次修建,公元707年才正式称为“登州港”,历经兴盛、衰落,直到1913年失去作用,有长达1206年的历史。此间,作为我国古代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有过“丝竹笙歌,商贾云集”的鼎盛,为我国与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对外交往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作为军事港口,为防御倭寇入侵起到了屏障作用。;; 泉州港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是世界千年航海史上独占400年鳌头的“世界第一大港”、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联合国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名气遍布全球。《马可波罗游记》里认为可以与亚利山大港齐名,甚至更加宏伟。正是这座港口,宋元时期给泉州带来了“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造就了泉州成为当时世界最大的都市之一,造就了这座古城,促成了整座城市多元的文化。;; 1840年鸦片战争后,列强用炮舰强行打开中国国门,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沿海海关和港口完全被外国人所控制,内河航行权丧失殆尽。港口长期受制于外来势力,成为帝国主义侵略掠夺我国资源财富的桥头堡。;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港口几乎处于瘫痪状态,全国(除台湾省)仅有万吨级泊位60个,码头岸线总长仅2万多米,年总吞吐量只有500多万吨,多数港口处于原始状态,装卸靠人抬肩扛。;二、中国港口的五个不同发展时期 1、建国初期(20世纪50~70年代初): 由于帝国主义的海上封锁,加上经济发展以内地为主,交通运输主要依靠铁路,海运事业发展缓慢。这一阶段港口的发展主要是以技术改造、恢复利用为主。在这一时期,沿海港口平均每年只增加一个多深水泊位,其中大多系小型泊位改造而成。;;2、第二个发展时期(20世纪70年代): 随着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对外贸易迅速扩大,外贸海运量猛增,沿海港口货物通过能力不足,船舶压港、压货、压车情况日趋严重,周恩来总理于1973年初发出了“三年改变我国港口面貌”的号召,开始了第一次建港高潮。从1973年至1982年全国共建成深水泊位51个,新增吞吐能力1.2亿吨。首次自行设计建设了中国大连5万/10万吨级原油出口专用码头。这一时期锻炼和造就了中国港口建设队伍,为以后港口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3、第三个发展时期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 中国政府在“六五”(1981-1985)计划中将港口列为国民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港口进入第二次建设高潮。“六五”期间共建成54个深水泊位,新增吞吐能力1亿吨。经过五年建设,中国拥有万吨级泊位的港口由1980年11个增加到1985年的15个,1985年完成吞吐量3.17亿吨。“七五”期间是沿海港口建设40年发展最快的五年,共建成泊位186个,新增吞吐能力1.5亿吨。其中深水泊位96个,比建国后30年建成的总和还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