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力法方程求各徐变赘余力 根据求得的徐变赘余力Xit计算结构的徐变次内力; 将各施工阶段的恒载内力和徐变次内力结果叠加,得结构总的内力。 【例2-4-4】两等跨等截面连续梁每跨跨长l=48m,采用先预制吊装后合龙固结的施工方法,左半跨的徐变系数φ1(∞,τ)=1,右半路的徐变系数φ2(∞,τ)=2,作用于桥上的均布恒载q=10kN/m(预制梁自重),E、I分别为该结构的弹性模量和截面抗弯惯矩,如图所示,试求:t=∞时中支点截面的徐变次力矩和总弯矩。 解:1)选取从跨中断开的两跨简支梁作为基本结构,由于合龙时,该截面的弯矩为零; 2)在赘余联系处仅施加一个赘余力Mt,即待定的徐变次内力; 3)计算老化系数及换算弹性模量; 4)常变位和载变位计算(图乘法) 5)解力法方程 6)叠加法作总弯矩图 如图可知徐变后,中支点截面产生较大负弯矩,而跨中截面正弯矩减小,相当于卸载。 与上例参数一致,若采用两阶段施工:中支点两侧采用对称悬浇法,两端采用在支架上进行合龙。 3)Cθ的计算 一般形式: 悬臂体系:(变截面) 4) 荷载增大系数 工程上为了计算的简化和偏安全取值起见,可假定图中每片梁均达到了边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mmax,于是引入荷载增大系数ζ的概念,它可表为: 【例2-4-2】图所示三跨变高度连续箱梁桥的跨径组合为40+60+40m,混凝土为C40,截面周边平均尺寸变化规律示于图b)及表中,试求边跨及中跨抗扭修正系数β及边跨的荷载增大系数。 1)Cw的计算 解: ① 计算边跨和中跨的跨中截面抗弯惯矩Ic ② 分别计算该两跨的简支梁跨中挠度(单位为m): ③ 应用平面杆系有限元计算程序分别计算边跨和中跨跨中在集中力P作用下的跨中挠度: ④ 计算两跨的抗弯惯性矩换算系数Cw: 2)Cθ的计算 ① 计算各截面抗扭惯矩ITi 以图中0号截面为例进行计算: ② 计算两跨的抗扭惯性矩换算系数Cθ: 3)抗扭修正系数β计算 边跨 中跨 4)荷载增大系数ξ计算 ① 左侧1﹟腹板的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线 ② 左侧1﹟腹板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按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线进行内插,可得两行车和三行车合力作用点所对应的竖标分别为0.5368和0.5163。 对于两行车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对于三行车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③ 求荷载增大系数 对于二车道: 对于三车道: 经比较,对于边跨应取ζ=2.4163 2. 非简支体系梁桥的内力影响线 1)双悬臂梁桥 属静定结构,主梁(等高、变高)的内力影响线均呈线性变化。 ①跨中截面除存在正弯矩影响线区段外,还存在负弯矩影响线区段,直至两侧挂梁的最外 支点C和D。 ②支点A存在负弯矩影响线区段,其受影响的范围仅局限在相邻的挂梁及悬臂段。 ③支点A内、外(左、右)侧的剪力影响线的分布规律是截然不同的,其左侧的影响线亦仅 限于相邻的挂梁和悬臂段。 ④支点A的反力影响线均受两侧悬臂及挂梁段的影响,但它们符号相反,影响线竖标值的大小也不同。 2)T形刚构 T形刚构的控制截面主要是悬臂根部截面。 与双悬臂梁的影响线相比的共同点: ①影响线均呈线性分布; ②每个T构受荷载影响的区段仅局限在两侧挂梁的外支点以内。 二者的差异: ①T构上无正弯矩影响线区段②T构的墩身截面也受桥面荷载影响,其单侧影响线分布规律与T构根部截面相同。 3)连续梁桥 ①属超静定结构,各种内力影响线的基本特点是呈曲线分布的形式; ②计算公式比悬臂梁桥复杂得多,尤其当跨径不等且截面呈变高度时,手算十分困难,只能应用计算机方法求数值解; ③等截面连续梁桥可直接从《手册》中查到欲算截面的内力影响线竖标值; ④不论等截面还是变截面,在跨径相同时,连续梁内力影响线的分布形式是相似的。用机动法,可很快得到各种内力影响线分布规律,据此考虑如何进行纵向布载,或用来判断计算机程序的结果有无差错。 4)连续刚构 ①连续刚构桥内力影响线要比连续梁桥更复杂,是因墩与梁固结、共同受力,用机动法很难准确得到影响线示意图,故只能借助计算机程序来完成。 其中有的影响线在同一跨内出现反号,这在相同跨径的连续梁桥中就不会出现。 第二节 结构次内力的计算 一、次内力的概念 超静定结构(连续梁和连续刚构等)因各种强迫变形(例如预应力、徐变、收缩、温度及基础沉降等)而在多余约束处产生的附加内力,统称次内力或二次内力。 静定结构 超静定结构 初预矩 二、预应力次内力计算 1.基本假定 1)预应力筋的摩阻损失忽略不计(或按平均分布计入); 2)预应力筋贯穿构件的全长; 3)索曲线近似地视为按二次抛物线变化,且曲率平缓。 2.曲线预应力索的等效荷载 索曲线的二次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预应力对中性轴产生的偏心力矩M(x)为: 梁的弯矩与荷载的关系知: 由几何关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SYT 5547-2000螺杆钻具使用、维修和管理.pdf
- 第三方产品节能环保ccc证书---服务器.docx VIP
- 一种连续酶解制备蛋白肽的系统及工艺.pdf VIP
- (高清版)B-T 40815.2-2021 电气和电子设备机械结构 符合英制系列和公制系列机柜的热管理 第2部分:强迫风冷的确定方法.pdf VIP
- 2025幼儿园园级家委会ppt全新 .pdf VIP
- PEP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英语全册导学案.pdf VIP
- 鲁科版六年级上生物思维导图.pptx
- 电商运营方案电商运营方案.pptx VIP
- 计数型MSA测量系统分析报告(模板).xls VIP
- 发展低空经济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