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共享杯 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动态的影响及控制机制研究 系部名称: 防灾仪器系 专 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年 级: 2016级 学 号: 165031109 论文作者: 刘亚宋 指导老师: 申世园 2017年 11月 ? PAGE 9 ? 摘 要 黑土区是我国重要商品了基地之一,其土壤肥力的保持与提升,关系到黑土区乃至国家的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秸秆还田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保持土壤肥力,提升土壤有机碳含量的重要农田管理措施之一。但是,经过多年的农田管理和气候变化,当前黑土农田土壤肥力水平和有机碳含量分异较大,具有不同碳含量和肥力水平的黑土,有机碳矿化特征对秸秆还田的响应如何,以及有机碳矿化特征对温度升高的响应特征都不明确。因此,根据CNERN要求,在松嫩平原农田生态系统土壤黑土区,以大豆和玉米轮作种植模式样地为研究对象,研究在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土壤肥力/土壤有机碳含量的黑土有机碳矿化特征及其对温度变化的响应,为阐明区域农田土壤肥力的演变规律,揭示增温对黑土肥力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为本地区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秸秆;土壤肥力;动态影响 目 录 TOC \o 1-3 \h \z \u 摘 要 I 一、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1 (一)秸秆还田方式 2 (二)土壤有机质种类 3 (三)如何影响有机质 5 二、如何有效控制秸秆还田影响 7 (一)控制秸秆还田方式 7 (二)控制秸秆还田的相关项 8 三、结 论 10 四、致 谢 11 五、参考文献12 学生姓名: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不要加副标题) 防灾科技学院共享杯论文 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动态的影响及控制机制研究 一、 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秸秆还田作为全球有机农业的重要环节,对维持农田肥力,减少化肥使用,提高陆地土壤碳汇能力具有积极作用。秸秆还田主要通过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提高氮肥利用率来改善农田生产环境,获得高农业生产能力。有效的秸秆还田能为土壤中的微生物提供丰富的碳源,刺激微生物活性,提高土壤肥力;同时矿化的秸秆组分能促进土壤氮循环和矿化,提高氮素有效性。秸秆还田能够促使集约化高氮输入的农田生态系统维持正常的碳氮比例,减少氮素淋洗损失,改善土壤结构板结和连作障碍等现象。目前我国农田秸秆还田率不足50%,与欧美国家高达90%多的秸秆还田率相比,还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加强我国秸秆还田率能够逐渐改变我国耕地土壤存在的有机质含量和品质下降、氮素损失严重等现象。目前应进一步深入研究秸秆还田对有机质及氮素有效性的影响机制,并结合长期监测试验,以及多种秸秆还田技术进行比较研究,发展适合当地秸秆还田模式,促进我国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 (一)秸秆还田方式 采用小麦秸秆还田机,在小麦收获后将小麦秸秆直接粉碎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蓄水保墒能力,改善土壤理化性能,以地养地,形成生态良性循环。采取的技术路线分别是,小麦种植区:机械收获均匀抛撒秸秆秸秆还田粉碎还田 在秸秆机械化还田示范建设中,将一方面不断强化秸秆禁烧的工作力度,另一方面大力加强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我们的工作思路是做到五个结合:即做到宣传发动与引导相结合、堵与疏相结合、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和其他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相结合。 秸秆还田方式一是秸秆直接还田,二是秸秆腐熟还田。 1、秸秆直接还田:秸秆还田量分别为500公斤/亩和1000公斤/亩两个处理,用秸秆还田机粉碎还田,并在翻压前按每 100 公斤风干秸秆加入1公斤 纯氮和1.5 公斤纯磷的比例补充氮和磷营养,以利秸秆腐熟并避免与下季作物争夺养分,翻压深度为20厘米。秸秆翻入后应及时浇塌墒水,以免耕层落干影响春播质量。 2、秸秆腐熟还田:秸秆还量为2500公斤/亩,采用高效秸秆发酵微生物快速分解作物有机残体(粗纤维素)使秸秆骨架迅速解体,提高腐熟速率,增加作物秸秆还田量,达到快速肥田的目的。 秸秆腐熟方法(流程) (1)扩大菌制作 配方:原菌(加激活剂)1公斤;红糖10公斤;水40公斤。混合后放入100公斤容器内。培养 7—14天,每天用木棍搅拌2次。 (2)秸秆堆肥 ?配方:玉米秸秆5000公斤;尿素6公斤(加水溶解);扩大菌50公斤; ?要求:a、含水量45-55%; b、c/n=15:1;c、温度保持 65摄氏度,室外起始温度不低于40摄氏度;d、时间:室内:7——14天,室外冬季30天以上;e、如有条件翻堆,无条件加氧通风;f、保温。 ?操作程序: a、将玉米秸秆铡成5-10cm的小段后,平摊在水泥地面【秸秆还田方案】 上(或在土地上铺料布),厚度30—40厘米。 b、往秸秆上均匀喷水,以喷透为度,要反复喷水,边翻动边喷水,使含水量达55%左右。 c、将酵素菌扩大菌液均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