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昌吉市榆树沟镇站5000亩膜下节水滴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昌吉市榆树沟镇5000亩膜下节水滴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5 - 1 综合说明 1.1 项目背景 新疆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农业大省,水资源短缺是制约我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开源与节流并举、以节水为重点是我区水利建设的指导思想。 2007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政策精神(国发32号文)指出加大对新疆高效节水农业的投入,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加快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步伐,重点推广节水技术。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2007年12月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部署安排部署了2008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时指出突出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农业生产条件。要狠抓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大型灌区节水改造,搞好小微型水利工程,推广农业节水设施和技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工作会议2008年1月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乐泉书记再次强调了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关于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生产条件的措施,并要求我区各级政府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尽快调整投资方向,切实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转向农业和农村,在继续千方百计争取国家支持的同时,不断加大各方面的投入,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因此发展节水型农业,搞好小微型水利工程,推广农业节水设施和技术是当前农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和首要任务,这对促进我区农业灌溉从粗放到集约、从外延为主到内涵为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为了贯彻国发32号文和自治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新机制,进一步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发挥自治区财政补助资金的引导和带动效应,自治区财政厅和水利厅出台了《关于印发自治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专项补助资金项目立项指南的通知》,根据此通知的精神,榆树沟镇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该项目对本镇经济的促进作用,响应上级的号召,积极组织有关人员对所属农田现状进行实地勘察,并广泛征求基层群众的意见,按照《通知》上选择项目区的原则,最终选定在本镇的曙光村作为该项目的项目区,并委托我院对项目区内的五千亩地进行田间高效节水设计。 1.2 项目概况 1.2.1 项目范围、规模、内容与工期 项目区在榆树沟镇曙光村,中心位置为北纬44°32′13″、东经87°15′40″,东与二六工镇相邻,西与呼图壁县接壤,南邻312国道,北与乌奎高速相连。项目区规划面积5011亩,利用现有机井及渠道实施滴灌工程,建设工期为三个月。 1.2.2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新疆昌吉市榆树沟镇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总投资为285.36万元,根据项目区实际状况,按照以财政资金补助为主,地方自筹为辅的原则,以及“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采取国家补助一点,乡镇自筹及受益群众自筹的办法筹措资金。 资金来源:本工程总投资为285.36万元,自治区财政补助资金120万元,占总投资的42.1%;其余165.36万元自筹,占总投资额的57.9%。 1.2.3 经济评价结论 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16.55%,大于社会折现率8%; 经济净现值ENPV=202.68万元,大于零; 经济效益费用比EBCR=1.49,大于1。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①是项目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榆树沟镇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大镇,农民的大部分收入来自种植业。作为以农业为支柱产业的榆树沟镇必须抓住有利时机,启动和实施改项目,运用项目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扶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②是缓解当地供水不足的需要。 项目区人少地多,但由于水量有限,供水不足,加之渠系长,往往到了最末端渠系,水量已损失殆尽,年年造成项目区的减产。这严重阻碍了项目区农业的发展。必须实行高新节水利用其节水增产增效的手段来改变水对当地农业的制约因素。 ③是治理生态环境的需要。 一方面当地较为缺水,另一方面项目区也存在较严重的用水浪费现象,主要表现在灌溉方面。目前灌水方式落后,多为大水漫灌,平均灌溉定额在700m3 ④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精准农业的需要。 传统农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物遗传育种技术,以及化肥、农药、矿物能源、机械动力等投入的大量增加而实现。由于化学物质的过量投入引起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下降,高能耗的管理方式导致农业生产效益低下,资源日显短缺,在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这种管理模式显然不能适应农业持续发展的需要。该项目的实施,做到精量灌溉,精量施肥,使作物灌水适时适量且不产生深层渗漏,施肥随灌水到作物根部土壤,提高水肥利用率,减少对土壤的污染,提高作物的品质。 通过建设该项目希望能达到使当地农业可持续的向前发展和促进水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