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ppt

  1. 1、本文档共1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ppt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课标要求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重点难点 美苏”冷战”的 背景、表现、影响 一、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 1、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 2、二战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对比 3、美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加剧 4、丘吉尔的推波助澜 雅尔塔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定的基本原则,通过对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重新进行划分而建立起来的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1943年德黑兰会议时丘吉尔曾说:“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苏 英 美 提问:这表现了丘吉尔怎样的心情?这表明了当时的国际主要政治力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二、两极格局形成的过程 信号: 冷战开始 标志: 时间:1947.3 内容:遏制共产主义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杜鲁门主义 实质:宣告美国在 全世界 范 围的扩张 影响:是美国冷战开始的 标志  “从波罗的海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无一不处于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假使西方民主国家团结一致,严守联合国的原则,那么,它们推行这些原则的影响是巨大的,没有人会来冒犯它们。”  ——摘自丘吉尔1946年在富尔顿的演说《和平砥柱》 冷战开始的标志:“杜鲁门主义” 今日世界已面临严重的局势,……几乎所有国家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挑选一种,……极权主义之种子……在贫穷与争斗之劣土中蔓延及生长,……重大责任落到我们头上。 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我相信我们必须协助自由国家人民依照其自己的方式,造成其本身的命运。 ——杜鲁门在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国会上的演说 “自由国家”指什么国家? “极权主义”指的是什么? 材料表明了美国外交政策的什么特点? 指资本主义国家 指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 公开反共反苏 1948年—1952年,共有16国,接受了美国共131.5亿美元的援助。其中88%是赠与 ,其余贷款。 马歇尔计划的最终目的是想帮助欧洲经济复兴吗?为什么? 马歇尔计划 目的:援助西欧、控制西欧、稳定资本主义制度、遏制苏联 材料一:通过马歇尔计划,美国向欧洲提供了130多亿美元的援助,90%是赠与。被丘吉尔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海报 苏 联 波 兰 民德 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 南斯拉夫 匈牙利 捷克斯洛伐克 联邦德国 奥地利 瑞士 瑞 典 芬 兰 法 国 意 大 利 土 耳 其 西 班 牙 希 腊 丹麦 英 国 冰岛 挪 威 荷兰 比利时 葡萄牙 爱尔兰 阿尔巴尼亚 中立国 北约成员国 华约成员国 两极格局形成的过程 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 华约成立 信号: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杜鲁门主义 标志: 奠基: 正式形成 杜鲁门主义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政治 经济 冷战的表现 军事 两极对峙格局的影响 柏林墙 (1961—1989) 两极对峙格局的影响 柏林墙 (1961—1989) 如今,在柏林,柏林墙的遗迹变成了一道贯穿旧城20公里长的鹅卵石小径。 两极对峙格局的影响 社会主义阵营 资本主义阵营 两极对峙格局的影响 两极对峙格局的影响 两极对峙格局的影响 通过柏林危机,谈谈你对冷战 的理解。 两极对峙格局的影响 美俄太空军备竞赛 美俄军备竞赛拖垮了苏联 前苏联和美国的军备竞赛 我们或许可以争辩,两极体制究竟导致了全球的动荡和不安,抑或发展起一种稳定机制。 ——理查德·W·布利德 第三世界的崛起和发展 两极对峙格局的影响 美国《时代》周刊的一篇文章认为按目前的速度和潜力,中国将于2010年超过日本,于2020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经济总额最大的国家。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将对世界带来“威胁”。 期待摒弃“零和”的冷战思维,客观理性看待对方发展,尊重彼此对发展道路的选择,坚持互利双赢、共同发展。 ——胡锦涛主席 经济封锁 建立军事集团 军备竞赛 攻击对方社会制度 外交对抗 攻击对方价值观 方 式 越南战争 朝鲜战争 1、核均势下的“恐怖和平”。 2、世界被割裂成两部分,出现了两种对立的世界经济体系,不利于世界经济交流与发展。 3、美苏自身实力相对下降。 4

文档评论(0)

xjqwbt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