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4
- 2
- 约7千字
- 约 8页
- 2019-06-16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期
- | 2008-07-02 颁布
- | 2009-05-01 实施
- 1、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查看更多
ICS 13.220 C 82 S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6840.1—2008 代替 GB 16840. 1— 1997 电气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方法 第1部分:宏观法 Technical determination method for electrical fire evidence — Part 1: Macroscopic method 2008-07-02 发布 2009-05-01 实施 发布 GB/T 16840.1—2008 -1.Z- —1— 刖 弓 GB/T 16840((电气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方法》由以下部分组成: —第1部分:宏观法; —第2部分 剩磁法; —第3部分 俄歇分析法; —第4部分 金相分析法; 本部分为GB/T 16840的第1部分。 本部分代替GB 16840.1-1997«电气火灾原因技术鉴定方法 第1部分:宏观法》。 本部分与GB 16840. 1-1997的主要差异如下: ——标准由强制性标准改为推荐性标准; -标准名称由 “电气火灾原因技术鉴定方法 第1部分:宏观法”改为 “电气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 定方法第1部分:宏观法”; ——第1章范围,调整了原标准的适用范围; —第2章术语和定义,在保留和完善原标准的基础上 ,增设了 2.7条样品,更改了 2.4条一次短 路熔痕、2. 5条二次短路熔痕的有关内容; ——第3章原理,在保留原标准内容的基础上,对部分词句进行了编辑调整; ——第4章设备,调整了章名,并对内容进行了修改; —本部分将原标准的第5章方法步骤,分解为本部分的第5章试样和第6章方法步骤; ——本部分的第5章试样,主要从试样提取和试样的截取等方面做出了规定; ——本部分第6章方法步骤,主要从试样处理和观察试样等方面做出了规定; ——删除了原标准中第7章送检及鉴定吋应履行的书面程序。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六分技术委员会(SAC/TC 113/SC 6)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公安部沈阳消防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邸曼、高伟、赵长征、张明。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 16840. 1 —1997 0 I GB/T 16840.1—2008 电气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方法 第1部分:宏观法 1范围 GB/T 16840的本部分规定了电气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方法一一宏观法的定义、原理、仪器、试 样、方法步骤和判据。 本部分适用于在火灾原因调查时,对火灾现场提取的铜、铝导线熔痕,根据外观特征或熔珠截面孔 洞内表面形态特征进行技术鉴定 ,鉴定其熔化性质。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2. 1 熔痕 melted mark 在外界火焰或短路电弧高温作用下,在金属表面,特别是铜、铝导线上形成的圆状 、凹坑状、瘤状、尖 状及其他不规则的微熔或全熔痕迹。 2.2 熔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GB T 16805-2017_输送石油天然气及高挥发性液体钢质管道压力试验_高清版_可检索.pdf
- GB T 16818-2008_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_高清版_可检索.pdf
- GB T 16822-1997_介电晶体介电性能的试验方法_高清版_可检索.pdf
- GB T 16827-1997_中国标准刊号(ISSN部分)条码_高清版_可检索.pdf
- GB T 16828-2007_商品条码 参与方位置编码与条码表示_高清版_可检索.pdf
- GB T 16835-1997_高等学校本科、专科专业名称代码_高清版_可检索.pdf
- GB T 16838-2005_消防电子产品 环境试验方法及严酷等级_高清版_可检索.pdf
文档评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