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静态空间设计理论.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园林静态空间设计理论 风景透视原理及设计 1、不同视角的风景感染 ①仰视高远:一般认为视景仰角分别为大于45°、60°、90°时,由于视线的不同消失程度可以产生高大感、宏伟感、崇高感和危严感。若大于90°,则产生下压的危机感。这种视景法又叫虫视法。在中国皇家宫苑和宗教园林中常用此法突出皇权神威,或在山水园中创造群峰万壑、小中见大的意境。如北京颐和园中的中心建筑群,在山下德辉殿后看佛香阁,仰角为62°,产生宏伟感,同时,也产生自我渺小感。 ②俯视深远:居高临下,俯看大地,为人们的一大乐趣。园林中也常利用地形或人工造景,创造制高点以供人俯视。绘画中称之为鸟瞰。俯视也有远视、中视和近视的不同效果。一般俯视角45°、30°、l0°时,则分别产生深远、深渊、凌空感。当0°时,则产生欲坠危机感。登泰山而一览众山小,居天都而有升仙神游之感。也产生人定胜天感。 ③中视平远:以视平线为中心的30°夹角视场,可向远方平视。利用创造平视观景的机会,将给人以广阔宁静的感受,坦荡开朗的胸怀。因此园林中常要 创造宽阔的水面、平缓的草坪、开敞的视野和远望的条件,这就把天边的水色云光、远方的山廓塔影借来身边,一饱眼福。 三远视景都能产生良好的借景效果,根据“佳则收之,俗则屏之”的原则,对远景的观赏应有选择,但这往往没有近景那么严格,因为远景给人的是抽象概括的朦胧美,而近景才给人以具象细微的质地美。 2、对景、透景、与障景 1)对景、透景的具体要求: 对景-与园外对景: a.与园外的主要风景点和古迹名胜取得对景,园内应该选择透视外景画面最精彩的位置,提供游人逗留的场所,这些外景可对的风景点,其局部建筑布局在朝向上应与远景相对应。 b.园林内部布局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互为对景关系,互为对景关系,互为烘托、观望、增加双方艺术评价,如杭州西湖孤山与雷锋塔,吴山与保淑塔等互为对景. 对景-园内对景: a.严格对景:两风景点的建筑群主轴,方向一致,位于一条直线上,朝向正相向,一度不偏,如颐和园佛香阁建筑群与昆明湖岛上的涵虚堂对景。 b.错落对景:两者轴线不在同一直线上,方向不一致,朝向不是很正面相向,有某种偏斜。如拙政园中香洲与见山楼对景,远香堂与雪香云蔚亭对景。 (2) 透视线的处理: 园林规划中,虽然安排了对景,但由于某些原因,互为对景的风景点阻挡了,就不能互为透视,所以在平面规划阶段,在处理对景时,要把主要风景点的透视线不仅在平面图上表现出来,在透视线范围内景物的立面空间关系上.要保证没阻挡视线的景物。作图时,透视线的设计,既要在平面图上画出,又要作出断面草图。加以核对互相的透视关系。 规则园林-常常与直线的园路,规则的草坪、广场、水面统一起来。 自然园林-常常与河流水面、园路、草坪统一起来。 这样可以避免降低园林中乔木的栽种比例。在风景区森林公园,原 有树木很多,需通过精心的安排,采伐掉不健康的树木来达到开辟透景线的作用。 (3):障景 概念:把园林风景中不佳的景物屏障起来,叫障景。 手段:常常利用建筑、土山、假山、乔木、灌木,有时综合运用,其中用植物做屏障最经济。 3、添景、夹景、框景、与漏景 添景:当风景点与远处的对景间,没有中景,近景的过度,这样的风景点就缺乏景深的感染力。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添景。  夹景:远景在水平方向视线很宽,而整个画面平平,所以用夹景的办法把左右单调的风景屏障起来,留下最精彩的画面,从左右配景的夹道中透入我们的视域,叫夹景。 框景:“框景”是把真实的自然风景用门、窗洞、框架或者由乔木树冠饱合成的透明缝隙,把远景范围起来形成一个画框,给人产生错觉,把现实风景升华为自然风景。 漏景:是由框景进一步发展来的,中国园林中,围墙和穿郭的侧墙上常常开辟许多漏窗,来透视园外风景。 4、园林景深的处理 (1) 留出最大的透景距离: 在处理风景点的前景时,要尽可能选择有深远透景线的方向作为前景,透景线本身的绝对深度大,风景的景深感染力就越强。 当由于许多因素,前景的绝对深度不大时,就得用以下的办法来加强景深的错觉。如: (2) 前景的层次安排:在单调的前景为一片空旷水面和草地时,如果在前景中展开的景物有近景、中景、远景的分层结构,就能引起空间深远的错觉。 (3) 色彩及明暗处理:用空气透视原理可以加强景深的感觉。 (4)其他错觉的运用:在古典园林中,空间一般很小,采取实中有虚的方法,来制造景深的错觉。 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景物都需要有层次处理,这要视造景的要求而定,如需要开朗景观,则层次宜少或无层次,如大草坪或交通岛的绿化设计等。 空间性格 1、对园林空间的理解 园林空间既有别于有限的封闭或半封闭的建筑空间,又不同于广袤无际的旷野和大海。但它却能融建筑空间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