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优秀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陆九渊的思想: * 回忆春秋以来儒家思想形成过程及地位变化情况? 两汉 隋唐 三国两晋南北朝 宋元明 五代十国 汉代以后,儒家思想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第4课 宋明理学 三教合一图 佛教、道教、儒教 “三教合归儒” 此图绘三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辩经论道,体现了中国古代“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 福建泉州老君岩 道教圣地武当山 道教在民间传播: 道教则是中国土地上自生的宗教,它正式创始于东汉末年,东晋时道教日盛,不仅有皇帝、大臣信奉,下层民众中也拥有众多的信徒。 其思想渊源则可追溯到战国时期的神仙方术思想,乃至上古时代的民间巫术等。道教追求长生不死成神仙。 佛教创自古代印度,西汉末东汉初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内地,魏晋时期盛行。佛教宣扬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众生平等观念,主张超脱尘世,出家修行,落发为僧。 江南春(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一、背景: 1、儒学危机: 2、三教合一: 4.宋明理学 悬空寺 始建于北魏后期,位于山西大同,是国内现存的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 汉代儒学体系的不足,加上佛、道的传播,儒学正统地位受挑战 儒、道、佛相互渗透,儒学从佛、道中吸取了长处 4.宋明理学 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是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体系。 一、背景: 1.儒学危机: 2.三教合一: 二、内容 汉代儒学体系的不足,加上佛、道的传播,儒学正统地位受挑战 儒、道、佛相互渗透,儒学从佛、道中吸取了长处 (核心:“理”或“天理”) 程朱理学 主要思想:(1)认识论/世界观/本原论: 材料1: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朱熹 请思考: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世界本原——理, 社会——儒家伦理道德即三纲五常。 人——人性; 程朱理学 主要思想:(2)对个人的要求: 材料2:“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存天理。” ——朱熹 “存天理,灭人欲” 思考:朱熹对天理和人欲关系的看法是什么? 人性必修服从儒家伦理道德 程朱理学 主要思想:(3)方法论: 材料3: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二程遗书》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朱子语类》 思考: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怎样才能把握“理”? “格物致知” 格物,接触事物;致知,获得知识。 4.宋明理学 客观唯心主义 “格物致知” “理”是万物本原,(伦理道德、人性——存天理、灭人欲) 北宋:二程(程颢、程颐) 南宋:朱熹(理学集大成者) 程朱理学 宋明理学 哲学观 方法论 认识论 代表人物 学派 二、内容 (核心:“理”或“天理”) “四书”是对儒家经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 朱熹首先提出“四书”之名,对它们加以注释并编著《四书章句集注》等书。元以后的科举考试,都首重“四书”,并以朱熹的注解作为释读的惟一标准。 朱熹的学术思想在日本、越南、朝鲜一度十分盛行被称为“朱子学”,在东南亚和欧美也受到重视,足见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影响。 历史叙述:鹅湖之辩 南宋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江西鹅湖书院发生过一场著名的争论。与朱熹同一时期的陆九渊兄弟的观点与朱熹有很大分歧,学者吕祖谦发起约会,邀请朱熹与陆九渊、陆九龄兄弟集会于江西鹅湖寺,开展学术讨论。 陆王心学 认识论:“心”就是“理”,心是天地万物的本原。 方法论:“发明本心”,求理就是进行内心反省。 材料1: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皆是理,心即理也。 ——陆九渊 他认为“理”就像太阳、月亮已有明显,不用学习也能体会,因此提出“发明本心”。 思考:在陆九渊看来,何为“理”?如何求“理”? (2)王守仁的思想: 陆王心学 思想核心:“致良知”,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 求理的方法:克服私欲,回复良知。 材料2: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

文档评论(0)

iri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