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论当代小康社会思想的传统渊源与时代特征
摘要:当代小康社会思想一方面植根于中国的优 秀文化传统,继承发扬了源远流长的传统小康思想,另一方 面形成发展于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起直到十八大的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之中,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成为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当代小康社会思想传统渊源 时代特征
当代小康社会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 实际相结合的重要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的有机组成部分。当代小康社会思想一方面植根于中国的优 秀文化传统,继承发扬了源远流长的小康社会思想,另一方 面形成发展于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进 程之中,有着鲜明的时代风貌。本文即试从传统渊源与时代 特征两个方面对这一思想进行梳理总结。
一、当代小康社会思想的传统渊源
古代儒家对小康社会的设计。
小康社会思想源远流长。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占据统 治地位的儒家,把大同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级阶段,而 把小康作为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西汉经学家戴圣编订的 《礼记?礼运》篇记载大同、小康:“大道之行也,天下为 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 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 其不出于其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 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 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 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 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 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 考共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 ?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1]
西汉儒学沿袭先秦儒学而来,《礼记》一书虽然到了汉 代才编纂成册,但书中有关大同、小康景象的描绘却发端于 孔子对理想社会的设计。在孔子之后,孟子、荀子等后代儒 家又做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依照儒家的设想,“天下为 公”的大同社会,是一个政治上民主清明、经济上共有共享、 社会保障完备健全的理想社会;而“天下为家”的小康社 会,则是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之上,依靠着一套礼乐刑罚 制度,建立起的规范有序、生活安乐的社会。欲达到大同之 境,必先经过小康阶段,因此儒家对小康社会有更贴切的期 许与设计。如孔子主张实施礼治,“为政以德”、“齐之以 礼”;孟子提倡推行仁政,民贵君轻”,‘为民制产”。 但是在古代中国,这些思想见解从来就没有被统治者真正地 实施过,理想中的小康社会也从来没有真正实现过,南宋时 期的学者朱熹即认为中国自秦汉以后,“只是架漏牵补过了 时日,其间虽或不无小康,而尧、舜、三王、周公、孔子所 传之道,未尝一日得行于天地之间”。[2]
近代思想家对小康社会的规划。
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崛起,奉行殖民扩张政策。落后的 中国在中外交锋中战败签约、割地赔款,导致国家愈加贫弱, 内忧外患进一步加剧。为了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富国强, 先进的中国人展开了不懈的探索与抗争,在这个过程中,古 已有之的小康社会思想得到近代思想家的重视和利用,成为 他们积极探求的救国建国方案的重要部分。康有为把儒家今 文经学的公羊三世说与《礼运》篇的小康、大同相糅合,推 衍出据乱世、升平世(小康)、太平世(大同)的社会演进 系统,认为只有因革改制,才能促进社会进步,由乱世进入 小康,最终实现大同。如在其所著《春秋董氏学》中讲:“乱 世者,文教未明也。升平者,渐有文教,小康也。太平者, 大同之世,远近大小如一,文教全备也。大义多属小康,微 言多属太平。” [3]康有为所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追求的 小康社会,就是他们在变法运动中宣扬的君主立宪制的政 治、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经济、吸收了近代西方价值观念而以 传统儒家为外在形式的文化等内容。孙中山的革命思想也深 受传统小康思想的影响,寻求在中国建立一个人能尽其才、 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社会,他在《建国 大纲》中规划:“对全国人民之衣食住行四大需要,政府要 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 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 运河,以利民行。” [4]孙中山所规划的无疑是一个资产阶 级民主共和国的小康社会。近代历史的实践证明,无论康有 为的君主立宪还是孙中山的民主共和主张,都遭到了失败, 他们对小康社会的规划当然也就完全丧失了得以实现的机 会。
还需要认识到,由于近代中国遭受了太多的屈辱与苦 难,因此人民对光明未来有着无比强烈迫切的渴望,虽然小 康社会思想得到一些思想家的重视,但自鸦片战争以来涌现 出的各种改造社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肾动态显像dynamicrenalimaging.PPT
- 人教版(2024新版)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7 Happy Birthday!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 《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以财经大类、文化教育大类和旅游大类为例.pdf VIP
- 《小班美工区中幼儿教师指导问题及策略研究报告》9700字.docx
- 三级烟草专卖管理师岗位技能鉴定试卷答案.docx VIP
- 国家开放大学,地域文化,人文武隆形考一 (2).docx
- 2024年秋季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
- 手术讲解模板:睾丸扭转复位固定术.ppt
- 壹号土猪市场营销分析.doc VIP
- DELI得力 M201CR用户手册 说明书.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