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牙周病的主要症状和临床病理.pptx

第七章 牙周病的主要症状和临床病理.pptx

  1.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牙周病的主要症状和临床病理PERIODONTAL Cardinal Symptom Pathology漆 明 教授目 录 1.牙龈的炎症和出血 2.牙周袋的形成 3.牙槽骨吸收 4.牙齿松动和移位 5.牙周病的活动性 牙龈炎-牙周炎的发展过程 菌斑 牙龈炎 牙周炎细菌毒素,机体免疫应答反应组织破坏,牙槽骨吸收,牙周袋形成牙周病的主要症状 1.牙龈的炎症和出血 2.牙周袋的形成 3.牙槽骨吸收 4.牙齿松动和移位 第一节 牙龈的炎症和出血一、临床病理 根据牙周疾病进展的必威体育精装版知识: 初期病损(initial lesion)早期病损(early lesion) 确立期病损(established lesion) 晚期病损(advanced lesion) 牙龈炎的发展及临床表现 阶段 时间 血管变化 结合和 优势免 胶原 临床表现 ( 天)龈沟上皮 疫细胞 破坏 初期2-4血管炎症PMN游出PMN血管周围 龈沟液增加 早期4-7 I+ 血管增生I+网状钉突 淋巴细胞 侵润区 水肿 明显PMN破坏70%探诊出血 确立期21-28 II+血流缓滞II+加重 浆细胞 继续破坏 颜色形状 质地改变 晚期以上病损加重,视为牙周病早期,特点:结合上皮根方移位,牙糟嵴有轻度吸收, 浅牙周袋形成,附着水平和探诊深度变化正常龈初期龈炎病损早期龈炎病损确立期龈炎病损牙周炎 二、临床表现 (一)牙龈出血 龈沟液量的增多和龈沟探诊出血。早期:牙龈表面无明显改变,龈沟探诊30’’后出血。牙龈的炎症和出血二、临床表现(二)牙龈颜色 呈鲜红或暗红色,也可变浅或苍白。(三)牙龈外形 龈缘变厚,牙乳头圆钝,不再紧贴,点彩消失,表面光亮。 炎症和渗出为主..,纤维增殖为主..。(四)牙龈质地 松软脆弱,缺乏弹性。 慢性炎症:牙龈坚硬肥厚,探诊仍有出血。牙龈的炎症和出血正常牙龈:粉红色;菲薄、点彩;致密坚韧。炎症牙龈:鲜红或暗红色;牙龈松软肥大;松软脆弱, 缺乏弹性。牙龈纤维性增生:牙龈坚韧肥大,因为袋的外侧壁有明显的纤维性修复,但袋内壁仍存在炎性改变牙龈增生 Gingival Enlargement 炎性增生药物性增生牙龈的炎症和出血 二、临床表现(五)龈沟液 龈沟液渗出增多是牙龈炎症的重要指征之一(六)探诊深度及附着水平 探诊深度(pocket deep): 牙周探针探测龈沟或牙周袋的深度。 附着水平(attachment level): 结合上皮附着于牙面的位置,健康牙龈附着 水平位于釉牙骨质界处。 如果附着水平向根方移位,称为附着丧失 (attachment loss) 。牙龈的炎症和出血二、临床表现(六)探诊深度及附着水平 附着水平是否变化是区别牙龈炎和牙周炎的关键标志之一。 牙龈炎:龈沟探诊深度可超过3mm,附着水平 没有发生变化,称龈袋或假性牙周袋。 牙周炎:探诊深度超过3mm,袋底位于釉牙骨 质界的根方,附着水平向根方移位, 称牙周袋。牙龈的炎症和出血 探诊深度和附着水平(1)牙龈有退缩,探诊深度为4.5mm,附着丧失(釉牙骨质界至袋底)为6mm(2)探诊深度为9mm,附着丧失为6mmSame pocket deep, different attachment level 探诊深度相同,附着水平不同牙龈的炎症和出血 附着水平相同,牙周袋深度不同牙龈的炎症和出血 炎症期,临床探诊深度大于组织学深度牙龈的炎症和出血第二节 牙周袋的形成(Periodontal Pocket) 牙周袋:是病理性加深的龈沟,是牙周炎最重要 的病理改变之一。牙龈炎时,牙龈的肿胀或增生使龈缘位置向牙冠方向移动,结合上皮位置未向根方迁移,此为假性牙周袋,或称龈袋。牙周炎时,结合上皮向根方增殖,其冠方部分与牙面分离形成牙周袋,这是真性牙周袋。 牙龈炎 炎性因子,酶类等细菌产物   1.波及牙周CT 尤其是沟底根方的CT 2.上皮连接疏松 胶原组织破坏,结合上皮根方移位 牙周袋形成 更多菌斑聚集一、牙周袋形成的机制二、牙周袋病理 (一)软组织壁: Soft tissue of pocket 袋内细菌通过袋上皮进入CT,炎细胞浸润,牙周袋结合上皮长度变短,袋内壁上皮增生, 钉突网状增生伸入CT内并向根方延伸,上皮溃疡。袋内壁有化脓性炎症。牙周袋的临床表现与组织病理学改变p107表7-1表7-1牙周袋的临床表现与组织病理学改变临床表现

文档评论(0)

dahunju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