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冈底斯神山崇拜及其周边的古代文化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在藏族文献中被称为冈底斯的神山在口语中被称为“冈仁波切”(gangrinpoche),“冈”(gang)是藏语即雪或雪山之义,“底斯”(tise)是梵语,清凉之义,合成后就是“清凉的雪山”之义了。“冈”加上藏人的尊称“仁波切”(rinpoche即宝贝)则表现了藏人对对它的敬仰之情。由于终年有积雪封顶,在藏文文献中常被比喻成水晶塔(shelgyimchodrten),这个水晶塔似的山峰座落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西藏阿里,山峰海拔6714米。与此山一起被朝拜的还有附近的玛旁雍湖,相距260公里。对藏人来讲,冈底斯山神山崇拜是一个亘古及今的信仰,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个神山崇拜还与其周边的其它民族及其文化有过密切的联系。对此,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冈底斯山与本教文化
在藏族文化中,冈底斯神山崇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本教文化时期,也就是本教鼻祖辛绕米保以前的年代。众所周知,本教三界宇宙观认为,整个宇宙分三层,即上界为神(Iha)界,中界为年(gnyan)界,下界为鲁(klu)界。天界又有十三层,居住着各种不同的神祗;年界就是人间;鲁界是大地底下的充满着各种鲁即水栖生灵的世界,冈底斯山位于人间的中心。这种观念是原始本教文化中最基本的宇宙结构。因而,们不得不首先讨论一下原始本教,对于本教的“本”(bon)字及其含义,虽然已经有了许多不同的解释和猜测,晚期本教文献中还半其与佛教的“法”(chos)对应,但综观本教古文献,其最初的含义是“念诵、重复念诵的意思,尤指念咒”。如《世间总堆》(sridpaspyimdos)中多次出现这种句子:“千百次念诵此(咒)无一不能降伏”(vdibrgyastongbonpasmithubpagangyangmed)。很明显,是念诵的意思。但是,从广义的“本”来讲,其涵盖面就很大了。在本教文献中,可以说,凡是在古代象雄和吐蕃存在过的各种类型的原始宗教信仰及其仪式均称为“本”,这就是原始本教。后来辛绕米保降生后对其进行了改编才产生了“雍仲本教”,现在我们一般所指的本教当然就是后者了。那些原始的各种“本”名目繁多,仪轨各异,有些相互有些联系,但有些毫无瓜葛,但是,这些古老的信仰及其仪式的宗教载体是一样的,这就是三界宇宙观,而冈底斯山是三界宇宙的中心,是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最实际的信仰物体。在原始本教的信仰中,均认为外形如水晶石似的冈底斯的根就象十字形金刚杵,它下伸到鲁界,其山峰直刺神界之域,是贯通宇宙三界的神山。在那时,互木通属的各种原始本教,均有各自信仰的神祗,其中鼓基芒盖(gubyimangske)、南启贡杰(gnamphyigungrgyal)、辛拉俄噶(gshenlhavoddkar)、麦日(meri)等均与冈底斯山有一定的联系,尤其是鼓基芒盖就更具有代表性。鼓基芒盖是个古老的本教神祗。不知为什么,在晚期的本教文献中很少看到这个名字。根据丹增仁青坚赞的描述,这个神的真正的含义即他代表的最本质的东西是混沌初开时的空间,他也生自爱神和自性,繁衍自初世之卵,他下凡时一束光芒射下并消失在冈底斯山上,然后以一个白色的野牦牛的形象出现在冈底斯山背面的贝钦下凡山(dbalchenlhababsri),那是此神下凡人间的第一个落脚点,是作为本教的保护神而来的,名叫什巴贝钟钦波(sridpvidbalvbrongchenpo)。鼓基芒盖是个古老的本教神祗,而贝钟钦波显然是古代藏民族的牦牛图腾,虽然已无法考证原始本教神祗鼓基芒盖和这个牦牛图腾之间产生的先后,但这二者的完美结合将某个原始信仰及其神祗与牦牛图腾连在了一起。我们知道,牦牛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一种耐高寒的动物,驯化野牦牛的历史同样是藏族先民与大自然的斗争史,因为牦牛在藏族先民的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在这个民族整体记忆中野牦牛在群山中的活动引发了他们对牦牛来源的思索和对其信仰的萌动,这样牦牛图腾便产生了。在我国藏学界,有人总是将有关牦牛、猕猴、羊等动物的不甚相关的记载和现象拿来作为认识藏人图腾崇拜的依据,虽不难接受,但总觉得缺少强有力的证据,但是,当我读到丹增仁青坚赞的有关上述牦牛神的记载后,才真正相信藏族先民对野牦牛的图腾崇拜,也找到了整个藏区供奉牦牛头习俗的真正来由。也许是因为三界宇宙观太空旷、诸神太虚无飘渺和人类的宗教尤其是东方人的信仰更需要一个偶像的慰藉,再加上野牦牛来自冈底斯山的缘故,现实中的冈底斯山更能吸引这块土地上的善男信女们,不仅是象雄,它周围的吐蕃、孙波、泥婆罗、天竺、拉达克、迦湿弥罗等地的信民也开始来象雄朝拜冈底斯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