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淮安康达饲料有限公司 ISO9001 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Page PAGE 1 of NUMPAGES 41
第 PAGE 26 页 DATE 7/11/2006
公司内各部门检查表实例
以下设计了10份检查表,为了节省篇幅,只在“品管部审核检查表”中设置了“检查结果记录”一栏,并使用了规范格式。
ISO9000内部审核检查表
NO:
受审部门:品管部 编制/日期: 审定/日期:
序号
检查内容
涉及条款
检查方法
检验结果记录
1
a.在产品实现的哪些阶段,实现了产品监视和测量?是否对产品特性按要求进行了监视和测量?
b.符合验收准则的证据是否形成了文件?记录是否指明授权产品放行责任者?
c.有无授权人员(或顾客)批准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的特例情况。
8.2.4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1)向品管部经理索阅产品监视和测量的文件,检查是否规定了需进行监视和测量的产品实现阶段,是否规定了监测点、监视和测量的项目、方法、验收准则、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应留下的记录以及检验人员的资格要求?是否对监视和测量结果的处理作出了明确规定?
(2)到仓库查看是否所有进货都进行了检查。
(3)询问IQC主管,对进货检验中的不合格品是如何处置的,是否要求供应商采取纠正措施。
(4)供应商是否按要求提供合格证据。
(5)询问IQC主管,因生产急需而来不及进行进货检验的物资是如何处置的,以确认:
a.是否了解紧急放行的程序或规定;
b.由谁来审批;
c.对紧急放行的产品是如何标识和记录的;
d.紧急放行的物资经检验不合格后,是如何追回的。
(6)到车间观察过程检验的情况,确认:
a.质量控制点的员工是否经过培训并取得上岗证;
b.是否存在工序完工检验未完成就转序的情况;
c.是否规定了例外转序的情况。
(7)到生产车间抽查2~3个最终检验过程,确认:
a.检验人员是否有检验规范/作业指导书;
b.检测设备和工具是否处于有效期内;
c.查看“成品检验报告单”,是否在所有的数据齐备后,QA才挂上合格证认可产品入仓,不合格品的让步放行是如何控制的。
(8)查检验记录保存情况,查看10~15份检验记录,确认:
a.是否规定保存周期,存放地点、条件是否适应;
b.记录是否项目清楚,数据齐全,是否能够证实符合验收准则的要求。
c.检验记录是否标明负责产品放行的授权责任者。
2
a.是否采用了适当的方法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进行了监视和测量?实施的效果如何?
b.采用的方法是否能对过程持续满足其预定目的的能力进行证实?
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1)查阅过程监视和测量的文件,是否规定了进行过程监视和测量的环节,如测量点、监控点、见证点,巡回检查点等。
(2)是否规定了对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的方法。
(3)是否对“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进行了评价?如何进行的?过程能力未达到策划的结果时,是否采取了纠正和纠正措施?
3
a.是否对测量和确保产品符合规定要求所需的监视和测量装置进行了识别?是否配备了必要的监视和测量装置?
b.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测量能力是否满足规定要求?
c.是否在使用前或按规定的周期对监视和测量装置进行校准和检定?其依据是否追溯到国际或国家标准?无标准时是否有可依据的文件?
d.是否保存了检定、校准的记录?有无校准状态标签?
e.是否规定了防止标准失效的调整方法?
f.有否防止在搬运、维护和贮存期间损坏或失效的措施(包括工作环境、贮存条件等)?
g.当发现监视和测量装置偏离校准状态时,是否复评以前测量结果的有效性,是否采取了相应的纠正措施?
h.用于监和测量的软件,使用前是否予以确认?
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1)询问品管部计量员:有无对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管理的规定。
(2)询问品管部经理:是否用样板、工装作为检验手段?是如何管理检测用样板、工装的?查2~3份对样板、工装进行检查和复查的记录。确认:
a.使用前是否检查和校准;
b.使用后是否按规定周期进行复检。
(3)询问计量员:当用户要求了解测试设备有关资料时应如何处置。确认:是否能提供资料证实测试设备的功能。
(4)询问计量员:如何确定测试任务并选择合适的测试设备。确认:
a.测试任务及所需准确度和精密度是否符合要求。
b.选择的测试设备其准确度和精密度是否符合要求。
(5)询问计量员:如何定期样准测试设备。
(6)查2~3份特殊(包括自制)测试设备校准规程及按此规程校准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