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钢连铸工艺及自动控制.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引言 ??? 太钢不锈炼钢厂立式连铸机控制系统全部采用西门子S5-115U系列可编程控制器, 传动调速系统采用西门子6SE70系列变频器。为提高不锈钢质量,扩大生产能力,2004年3月, 对立式连铸机进行了改造,托辊系统改造也是其中内容之一。 2? 工艺流程简介 ??? 立式连铸机的生产流程图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清楚地了解立式连铸机的生产流程和主要设备。 图1? 立式连铸生产流程图 3? 系统组成 ??? 托辊系统组成:托辊整流单元, 托辊整流单元供电的直流母线, 38#托辊逆变器、39#托辊逆变器、40#托辊逆变器。直流母线所带的3台逆变器, 每个逆变器各带2台电机, 除38#北电机外, 其余电机都带一个编码器, 负责形成速度闭环和坯长的测量。系统的结构原理简图如图2所示。 图2? 系统结构原理简图 采用整流/回馈的直流母线供电连接3个逆变器,一是可以保证公共母线的电压恒定,二是可以在传动装置制动时,将能量反馈回公共母线,实现能量的再生利用,从而得到节能的目的。 4? 系统参数 (1) 整流回馈单元型号: 6SE7033-1EE85-1AA0, ?输入电压: 380~460V,输入电流: 269A, ?输出电流: 310A; ?进线电抗器型号:4EU3051-7UA00, ?输入电压:400V,输入电流:280A; ?自耦变压器型号:4BU4795-00A11-8A, ?最大回馈电流:297A。 (2) 逆变器型号:6SE7027-2TD61 输入电压:540V,??? 输入电流:85.7A, 输出电压:0V~380V,输出电流:72A; 输出电抗器型号:6SE7027-2ES87-1FF0 最大功率,190kW。 (3) 电机型号: YTSP160C-4? 功率:15kW,额定电压:380V; 额定电流:29A;???? 频率:0~50Hz(恒转矩调速), 50~100Hz(恒功率调速)。 (4) 编码器型号: TYRD-J1000-RZCW, TYRD-J300-RZCW, 工作电压:9~30V。 5? 速度闭环控制原理 ??? 托辊传动系统主要负责拉钢的速度控制和传送引锭链的速度控制,同时利用转速反馈形成对钢坯的定尺测量,利用其速度变化率dv/dt完成对卷扬系统速度控制与转矩控制的转换,拉钢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钢坯的质量,转速反馈的精度直接影响定尺的准确。 控制方式采用西门子的PROFIBUS-DP网的远程通信,在托辊系统中转速的给定由P2操作台给出,通过PLC处理送入39#托辊逆变器,根据39#的电机编码器反馈到PLC的速度值,经PLC处理后,送出速度给定信号到38#托辊逆变器,40#托辊逆变器,形成38#托辊,39#托辊,40#托辊的转速同步。在此过程中,P2操作台可以微调系统速度和点动。 速度设置的基本思路是用39#托辊作为速度的主控制,在其中设置3级固定速度给定,12%、30%、80%作为主给定,分别对应三级速度,实现拉钢和引锭链传送的速度控制;设置点动电位计作为附加给定,实现速度的微调控制;设置正反向点动速度来实现点动操作。38#、40#托辊以39#托辊的转速反馈经PLC处理后作为速度主给定,达到整个托辊系统的速度同步。 6? 系统的调试 6.1 整流/回馈单元的调试步骤 (1) 检查托辊整流/回馈单元柜内部接线与原理图是否相符,有无接地,有无短路,柜内元器件安装是否正确齐全,动作是否正常可靠; (2) 接入3套逆变器后利用PMU进行预调试,检查直流母线电压是否达到要求; (3) 3套逆变器全部接入直流母线,把P287=3,进行电路识别; (4) 接入3套逆变器后根据原理图设置参数,进行电子板CUR上的控制端子排调试,检查合分闸动作是否正常,开关量输出是否正常; (5) 逆变器带电机运行,调整模拟量的输出偏置达到要求。 6.2 逆变单元的调试步骤 (1) 检查托辊逆变柜内部接线与原理图是否相符, 有无接地,有无短路;柜内元器件安装是否正确齐全,动作是否正常可靠; (2) 3套逆变器接入公用母线, 利用PMU进行空试; (3) 进行电路识别和参数优化; (4) 根据原理图设置参数, 接入编码器速度反馈进行参数优化,实现速度闭环控制; (5) 接入PROFIBUS-DP网,根据工艺要求调整系统参数,调试正常,转为PLC控制。 7? 结束语 ??? 系统调试完成后,一次试车成功,达到工艺设计要求,现已稳定运行。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