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活性玻璃.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活性玻璃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304405934 1生物活性玻璃 PAGEREF _Toc304405934 \h 1 HYPERLINK \l _Toc304405935 1.1有序皆空生物活性玻璃 PAGEREF _Toc304405935 \h 2 HYPERLINK \l _Toc304405936 1.2生物活性玻璃发展史 PAGEREF _Toc304405936 \h 2 HYPERLINK \l _Toc304405937 2 生物活性玻璃的制备方法 PAGEREF _Toc304405937 \h 3 HYPERLINK \l _Toc304405938 2.1 熔融烧结法 PAGEREF _Toc304405938 \h 3 HYPERLINK \l _Toc304405939 2.2 溶胶凝胶法 PAGEREF _Toc304405939 \h 4 1971年,美国福罗里达州立大学L.L.Hench教授偶然发现,一些特殊组分的玻璃材料植入生物体内,作为骨骼或牙齿的替代物,能与骨形成紧密结合,经过一系列的动物实验,证实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迅速有效的促进骨修复的特点,因此首次提出了生物活性的概念。为了区别于一般的玻璃,所以称其为生物活性玻璃。 继Hench之后,又有多种生物活性玻璃不断被开发研制出来。研究者们对生物活性玻璃进行了大量体外生物活性测试、体外细胞培养实验以及动物体内移植实验,使得人们逐渐了解了生物玻璃与人体骨组织成键联结的过程和机理。至今人们对于生物玻璃的研究已达三十多年,已成为材料学、生物化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的交叉学科。目前生物玻璃在骨科、牙科、中耳科等方面有着广泛的临床应用,其前景可观。由此可见,对于生物玻璃组成、结构的进一步研究,对于材料与细胞作用机理的进一步探讨,以及积累更广泛的动物和人体实验数据,有望给人类医疗健康事业带来巨大贡献。 1生物活性玻璃 生物玻璃是一种能实现特定的生物、生理功能的玻璃。将生物玻璃植入人体骨缺损部位,它能与骨组织直接结合,起到修复骨组织、恢复其功能的作用。其主要成分有Na2O、CaO、SiO2和P2O5。由于生物材料的特殊要求,制备生物玻璃须采用高纯试剂作原料,以铂坩埚为容器,尽可能减少杂质混入。由于生物玻璃化学稳定性差,易与环境中的水分反应,因此在加工、灭菌和保存中,须保持干燥,防止变质。目前主要用溶胶凝胶制备,这样能很好的保留其生物活性。 1.1有序皆空生物活性玻璃 有序介孔生物活性玻璃(MBG)是Mesoporous Bioactive Glass的简称,是将介孔材料的合成引入到生物材料中,合成出的一种高于普通生物玻璃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并具有可控的介孔和介观结构的新型材料。介孔材料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介孔的孔径分布均一、可调,比表面积以及孔容较大。期望利用介孔材料的这些特点,获得组分、结构可控,生物性能更佳的新型生物玻璃材料。 1.2生物活性玻璃发展史 1971年,Hench教授等合成了一种由钠-钙-磷-硅组成的特殊玻璃,植入老鼠股骨后,并不在界面形成疤痕组织,相反它们与活体骨形成骨键结合而牢固地固定在植入处,这个发现就是我们前文中所提到的生物活性玻璃材料(bioaetiveglass,BG,简称生物玻璃)。这种玻璃不是一种常规的玻璃,其SiO2的质量百分数仅为45%,其他组分请见下图1。在组分中Na和Ca作为玻璃网络改性剂。此外,为了有类似经基磷灰石的Ca/P组分,6%的P被加入。这就是商品化的生物玻璃Bioglass45S5,其在骨科、口腔科、整形外科得到广泛应用。80年代中生物活性玻璃作为中耳骨植体开始人体临床应用研究;90年代初作为骨修复替代材料在临床上使用;某些产品己获得美国FDA许可和欧洲 CEMark认证;1999年中国亦许可其在骨科上的临床使用。 继Hench之后又有多种生物活性玻璃不断被开发研制出来。如西德Bromerx等在生物活性玻璃成分基础上,减少钾、钠含量,增加钙、磷含量,合成了塞拉维托玻璃,被广泛地应用于中耳外科手术;1982年,日本京都大学的Kukob。等研制成功A-W微晶玻璃。为满足临床使用的需要,生物材料必须被加工成一定形状,这就要求所使用的生物材料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为此,人们设计出一种含氟磷灰石和氟金云母两种微晶相的可切削加工生物玻璃陶瓷。随着研究的进步,生物玻璃的合成有了重大突破。 1991年,Hench课题组钧各溶胶凝胶技术与生物玻璃的合成技术相结合,合成了三元的生物玻璃。溶胶凝胶方法的引入,大大地拓展了生物玻璃在组成上的变化,降低了合成时焙烧温度的要求,最为关键的是使得生物玻璃由完全致密的结构转化为多孔材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