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甲醇的安全技术说明书
标
?
识
中文名:
甲醇;木酒精木精;木醇 ?
英文名:
Methyl alcohol;Methanol ?
分子式:
CH4O ?
分子量:
32.04 ?
CAS号:
67-56-1 ?
RTECS号:
PC1400000 ?
UN编号:
1230 ?
危险货物编号:
32058 ?
IMDG规则页码:
3251 ?
理
化
性
质
外观与性状:
无色澄清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
主要用途:
主要用于制甲醛、香精、染料、医药、火药、防冻剂等。 ?
熔点:
-97.8
沸点:
64.8
相对密度(水=1):
0.79 ?
相对密度(空气=1):
1.11 ?
饱和蒸汽压(kPa):
13.33/21.2℃ ?
溶解性:
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
临界温度(℃):
240 ?
临界压力(MPa):
7.95 ?
燃烧热(kj/mol):
727.0 ?
燃烧爆炸危险性
避免接触的条件:
?
燃烧性:
易燃 ?
建规火险分级:
甲 ?
闪点(℃):
11℃闭杯;16℃开杯
自燃温度(℃):
385 ?
爆炸下限(V%):
5.5 ?
爆炸上限(V%):
44.0 ?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燃烧时无光焰。能积聚静电,引燃其蒸气。腐蚀某些塑料、橡胶和涂料。易燃性(红色):3反应活性(黄色):0 ?
燃烧(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
稳定性:
稳定 ?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 ?
禁忌物:
酸类、酸酐、强氧化剂、碱金属。 ?
灭火方法:
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如果该物质或被污染的流体进入水路,通知有潜在水体污染的下游用户,通知地方卫生、消防官员和污染控制部门。在安全防爆距离以外,使用雾状水冷却暴露的容器。 ?
包装与储运
危险性类别:
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7;40 ?
包装类别:
Ⅱ ?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温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桶装堆垛不可过大,应留墙距、顶距、柱距及必要的防火检查走道。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露天贮罐夏季要有降温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ERG指南:131ERG指南分类:易燃液体—有毒的 ?
毒性危害
接触限值:
中国MAC:50mg/m3苏联MAC:5mg/m3美国TWA,OSHA 200ppm,262mg/m3;ACGIH 200ppm,262mg/m3[皮]美国STEL:ACGIH 250ppm,328mg/m3[皮] ?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
毒性:
LD50:5628mg/kg(大鼠经口);15800mg/kg(兔经皮)LC50:64000ppm??4小时(大鼠吸入) ?
健康危害:
属Ⅲ级危害(中度危害)毒物。对呼吸道及胃肠道粘膜有刺激作用,对血管神经有毒作用,引起血管痉挛,形成瘀血或出血;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的选择作用,使视网膜因缺乏营养而坏死。急性中毒:表现以神经系统症状、酸中毒和视神经炎为主,可伴有粘膜刺激症状。病人有头痛、头晕、乏力、恶心、狂燥不安、共济失调、眼痛、复视或视物模糊,对光反应迟钝,可因视神经炎的发展而失明等。慢性中毒:主要为神经系统症状,有头晕、无力、眩晕、震颤性麻痹及视神经损害。IDLH:6000ppm嗅阈:141ppmOSHA:表Z—1空气朽染物NIOSH标准文件:NIOSH 76~148健康危害(蓝色):1 ?
急
救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吸入、食入或皮肤接触该物质可引起迟发反应。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 ?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如果呼吸困难,给予吸氧。如果患者食入或吸入该物质不要用口对口进行人工呼吸,可用单向阀小型呼吸器或其他适当的医疗呼吸器。 ?
食入:
误服者用清水或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 ?
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