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学开题报告.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童心理学开题报告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儿童在博弈游戏中的公平行为与其心理理论的   关系   报告人:某某申请学位:心理学硕士所在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学科专业: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指导教师:某某   报告时间:XX年12月30日   某某大学研究生部制表   1   2   3   4   重庆医科大学   发展心理学开题报告   院系:第一临床学院   专业:临床(心理卫生方向)   姓名:谢云波   学号:XX   指导教师:黄小兰   人文社会科学论文开题报告书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姓名:杨倩   学号:XX   班级:环境111   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日期:   一.选题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的研究   二.选题依据   1.本选题的研究意义   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最活跃,最有知识的人群,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在迅速的变化之中,处于成熟与不成熟之间。而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又面临着竞争,社会责任等各方面的压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所承受的心理负荷也会相应增加,大学生所感受到的矛盾和冲突也会增加,同时大学生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的复杂化等不良应激性刺激也对大学生个体构成心理压力。如果个体不能做出适应性反映,就可能引起心理均衡失调。引起一系列负性情绪表现。如:迷茫,烦躁,失望,忧虑,悲伤,恐惧,愤怒,以及失望等。这状况持续下去,就可能导致心理障碍,行为异常。心理健康对大学生有效的抗御心理疾病,提高学习效率,完成学习任务,提高人际交往水平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的人数逐年递增,学费标准也相应增加。高校里的贫困生总数呈明显上升的趋势。他们不仅在经济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其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并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根据有关文献的实证调查研究和分析,高校里的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相比较非贫困生而言,在心理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性以及自卑感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因此,研究当代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应对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选题材料收集   1.贫困大学生的内涵界定   贫苦大学生是指那些在校期间支付学杂费和生活费比较困难或基本生活费得不到保障的学生,特困生是指那些家庭经济贫困而无力支付学杂费和最低生活费的学生。   2.心理健康的界定及标准   (一).心理健康的界定: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密特尔曼提出过10条被认为是经典的标准:(1)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2)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恰当地估计自己的能力;t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5)能保持人格完整与和谐;(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能适度地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9)在符合团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国内有些学者,如,郭念锋在1986年提出了10条标准:(1)周期节律性;(2)意识水平;(3)暗示性;(4)心理活动强度;(5)心理活动耐受力;(6)心理康复能力;(7)心理自控力;(8)自信心;(9)社会交往;(10)环境适应能力。马建青在1992年提出了心理健康的7条标准:(1)智力正常;(2)情绪协调,心境良好;(3)具有一定的意志品质;(4)人际关系和谐:(5)能动地适应环境;(6)保持人格完整;(7)符合年龄特点。   心理健康的标准:   评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应遵循以下几个标准:   1.智力正常   2.情绪健康   3.意志健全   4.人格完整   5.自我评价正确   6.人际关系和谐   7.适应能力强   8.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点及研究现状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点:   1.性格内向,自卑心理较重,不善于表达,“不合群”。   2.贫困大学生抑郁症比例明显偏高。   3.贫困大学生心理异常人数偏高。   研究现状   我国的一些心理学家如史广江、罗开元等人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发现贫困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1.生活上的自卑与依赖心理。2.学习上的无力和厌烦心理。3.能力上的自轻心理。4.人际交往上的自我封闭心理。5.情绪上的焦虑心理。6.过强的自尊心理。7.嫉妒心理。8.抑郁、孤僻心理。   四.参考文献   1.戴嘉宝.浅论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与对策   2.卫冬妹,夏渝康.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刍议   3.张桂敏.做好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4.郑日昌.大学生心理卫生   5.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研究   6.赵海信.贫困大学生心理个性分析及对策   7.梁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