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温度(1)对KLa的影响(2)对CS的影响水温对氧的转移有相反的影响当15~30℃时:水温低对氧转移有利,30~35℃时:水温较高对氧转移有利。 4 氧分压修正系数ρ=所在地区实际气压/1.013×105根据亨利定律Cs=HP 三、氧转移系数与供气量的计算 在稳定运行条件下,氧的转移速度应等于活性污泥微生物的需氧速度(Rr) 在标准条件下,转移到曝气池混合液中的总氧量(R0): 解上二式得氧转移效率(氧利用率):鼓风曝气装置的供气量为: SBR法 氧化沟 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 多级活性污泥法 深水曝气活性污泥法 深井曝气活性污泥法 浅层曝气活性污泥法 曝气的理论基础 扩散过程的基本规律 双膜理论 两边同除以V: O2在气膜、液膜中进行分子扩散,而在气相和液相主体中进行对流扩散 传质的阻力集中在双膜,但因O2是难溶气体,∴氧转移的决定性 阻力又集中在液膜内 O2通过液膜的转移速率是氧扩散转移全过程的控制速率 二、氧转移的影响因素 1 污水水质 (1)表面活性物质:修正系数α=污水中的KLa/清水中的KLa (2)溶解盐类:修正系数β=污水中的CS/清水中的CS * 污水的生物处理(一) 第四章 污水的生物处理(一) 教学要求 掌握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反应机理; 理解活性污泥法的重要概念与指标参数:如活性污泥、剩余污泥、MLSS、MLVSS、SV、SVI、θc、容积负荷、污泥产率等; 理解活性污泥反应动力学基础及其应用; 掌握活性污泥的工艺技术或运行方式; 掌握曝气理论; 熟练掌握活性污泥系统的计算与设计。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 原理 流程 活性污泥的特征与微生物 形态 在显微镜下呈不规则椭圆状,在水中呈“絮状”。 颜色 正常呈黄褐色,但会随进水颜色、曝气程度而变(如发黑为曝气不足,发黄为曝气过度)。 理化性质 ρ=1.002~1.006,含水率99%,直径大小0.02~0.2mm,表面积20~100cm2/ml,pH值约6.7,有较强的缓冲能力。其固相组分主要为有机物,约占75~85%。 过度)。 生物特性 具有一定的沉降性能和生物活性。 组成 由微生物群体Ma,微生物残体Me,难降解有机物Mi,无机物Mii四部分组成。 活性污泥的特征与微生物 组成 细菌:以异养型原核生物(细菌)为主,数量107~108个/ml,自养菌数量略低。其优势菌种:产碱杆菌属等,它是降解污染物质的主体,具有分解有机物的能力。 真菌:由细小的腐生或寄生菌组成,具分解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功能,但丝状菌大量增殖会引发污泥膨胀。 原生动物:肉足虫,鞭毛虫和纤毛虫3类、捕食游离细菌。其出现的顺序反映了处理水质的好坏(这里的好坏是指有机物的去除),最初是肉足虫,继之鞭毛虫和游泳型纤毛虫;当处理水质良好时出现固着型纤毛虫,如钟虫、等枝虫、独缩虫、聚缩虫、盖纤虫等。 后生动物(主要指轮虫),捕食菌胶团和原生动物,是水质稳定的标志。因而利用镜检生物相评价活性污泥质量与污水处理的质量。 微生物增殖与活性污泥的增长 活性污泥净化反应的机理 初期吸附去除 污水与活性污泥接触5~10min,污水中大部分 有机物(70%以上的BOD,75%以上COD)迅速被去 除。此时的去除并非降解,而是被污泥吸附,粘着 在生物絮体的表面,这种由物理吸附和生物吸附交 织在一起的初期高速去除现象叫初期吸附。 微生物的代射 被吸附的有机物粘附在絮体表面,与微生物细胞接触,在渗透膜的作用下,进入细胞体内,并在酶的作用下要不被降解,要不被同化成细胞本身。 活性污泥净化反应影响因素与主要设计、运行参数 影响因素 微生物量的指标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其由Ma+Me+Mi+Mii组成 混合液挥发固体浓度(MLVSS),由MLVSS=Ma+Me+Mi组成 设计指标与运行参数 MLVSS/MLSS在0.70左右,过高过低能反映其好氧程度,但不同工艺有所差异。如吸附再生工艺0.7~0.75,而A/O工艺0.67~0.70。 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及其评定指标: 污泥沉降比SV(%):混合液在量筒内静置30mm后所形成沉淀污泥的容积占原混合液容积的百分比。 污泥容积指数SVI:SVI=SV/MLSS。对于生活污水处理厂,一般介于70~100之间。当SVI值过低时,说明絮体细小,无机质含量高,缺乏活性;反之污泥沉降性能不好。 泥龄(Sludge age)Qc 生物固体平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工造林项目投标方案.doc
- 泸州市联合环保产业有限公司2024年第一次公开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4年6月英语四级真题(全3套)及答案解析.pdf
- 大学生健康与安全教育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docx
- 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北京大学)超星尔雅学习通网课章节测验答案.doc VIP
- 数学知识点初一上.docx VIP
- 2024年矿山生态修复项目融资计划书.docx
- 四年级上册 数学 期中考试专题 作图题(含答案) 人教版.doc VIP
- 天津市河东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2024北京市考行测真题及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