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章编号:1004-2970(2014)06-0023-04 张娜* (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 张娜 . 电加热集油工艺及电加热管道在大庆油田的应用. 石油规划设计, 2014 , 25( 6) : 23 ~ 25, 50 摘要 在大庆油田,电加热集油工艺的应用简化了地面建设模式,有效地降低了地面建设投 资,尤其对于油井分布零散、系统依托性差、伴生气量不足的产能区块,其优势更为显著。阐述 了电加热集油工艺的特点,以大庆外围油田某区块为例,对电加热集油工艺与单管环状掺水集油 工艺进行了对比,该工艺的投入使用,使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为低产零 散油田的高效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介绍了碳纤维维温电加热管道及电热带维温电加热管道的性 能特点及其在大庆油田的应用,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 大庆油田;电加热集油工艺;电加热管道;分析;应用 中图分类号:TE866,TE9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4-2970.2014.06.007 电加热集油工艺是由井口电加热器将井口产液 加热至进站温度,然后,通过电加热保温管道将井 口产液输送至转油站或阀组间的一种集油工艺。由 于取消了掺水工艺,大大降低了转油站(或集中处 理站)容器、设备处理能力的需求,简化了集油工 艺及地面建设模式,有效地降低了地面建设投资, 尤其对于油井分布零散、系统依托性差、伴生气产 量不足的产能区块,其优势更为显著。电加热集油 工艺的应用,为低产零散油田的高效开发创造了有 利条件。目前,大庆外围油田共有约 2 100 口油井 应用了电加热集油工艺,主要应用于较为偏远的第 七采油厂、第八采油厂、第九采油厂及海塔油田。 1 电加热集油工艺 1.1 电加热集油工艺与掺水集油工艺对比 大庆外围油田某产能区块共基建油井 109 口, 分别属于已建的 1 号、2 号、3 号转油站管辖范围内, 其中,1 号转油站内掺水炉将近满负荷运行,2 号、 3 号转油站内掺水炉负荷约 90%。根据油井分布情 况,78 口油井进入 1 号转油站,16 口油井进入 2 号 转油站,15 口油井进入 3 号转油站。 采用外围油田常用的单管环状掺水集油工艺与 电加热集油工艺进行方案对比,对比内容为站外系 统及站内扩建的差异部分。 1.1.1 工程量对比 方案一:采用单管环状掺水集油工艺。新建井 口变压器 52 套;新建集油掺水管道 76.5km,其中, 公称直径 50mm 的管道为 60.5km,公称直径 65mm 的管道为 16km;扩建集油阀组间 4 座,阀组间内新 建定量掺水阀 13 个;1 号转油站扩建 1.5MW 掺水 炉1 台。 方案二:采用电加热集油工艺。新建井口变压 器 55 套;新建 5 条集油干线,其中,3 条干线进入 * 张娜,女,工程师。2008 年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油气储运专业,获学士学位。现在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总体规划室从事规划方案编制工作。地址: HYPERLINK mailto:zhangna8516@126.com 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总体规划室,163712。E-mail:zhangna8516@126.com 1 号转油站的 2 座集油阀组间,其余 2 条干线分别 进入 2 号及 3 号转油站的 2 座阀组间;新建新式碳 纤维维温电加热管道 29.1km,其中,公称直径 40mm 的管道为 20km;公称直径 50mm 的管道为 3km;公 称直径 65mm 的管道为 1.8km;公称直径 80mm 的管 道为 4.3km。新建温度控制柜(含数据采集器) 37 套,井口电加热器 51 台,扩建集油阀组间 2 座。 1.1.2 经济对比 工程投资对比:方案一工程投资为 2 486 万元, 其中,原油集输系统投资为 1 802 万元,电气系统 投资为 684 万元;方案二工程投资为 1 840 万元, 其中,原油集输系统投资为 1 112 万元,电气系统 投资为 728 万元。方案二比方案一节省工程投资 646 万元。 运行费用对比:方案一平均年耗电费用为 28.9 万元,平均年耗气费用为 208.7 万元,10 年费用现 值为 1 459 万元;方案二平均年耗电费用为 212.8 万元,10 年费用现值为 1 307 万元。方案二比方案 一节省运行费用 152 万元(10 年)。 1.1.3 对比分析 方案二大幅度减少了集油管道数量,缩小了集 油管道管径,降低了转油站油气分离及掺水系统的 负荷率,减少了站场扩建的工作量,比方案一减少 工程投资约 26%;方案二的 10 年运行费用现值比方 案一节省了约 10%。因此,与掺水集油工艺相比, 电加热集油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