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过敏性休克的护理 定义 过敏性休克(anaphylaxis anaphylactic shock)是外界某些抗原性物质进入已致敏的机体后,通过免疫机制在短时间内发生的一种强烈的多脏器累及症群。 过敏性休克的表现与程度,依机体反应性、抗原进入量及途径等而有很大差别。通常都突然发生且很剧烈,若不及时处理,常可危及生命。 1、具有抗原性的物质(异种蛋白、多糖类、有些药物)作为过敏原引起的疾病。 2、1型变态反应 3、靶器官:皮肤、血管、支气管等 4、病理改变:急性肺瘀血、喉头水肿、肺间质水肿与出血、气道粘膜下极度水肿,小气道内分泌物增加,支气管及肺间质内血管充血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心肌的灶性坏死或病变。脾、肝与肠系膜血管也多充血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病因及病理改变 Ⅰ型变态反应又称过敏反应(anaphylaxis),因反应迅速,故又有速发型超敏反应(immediate hypersensitivity)之称。本型变态反应是通过抗原(致敏原)进入机体后与附着在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上的IgE分子结合,并触发该细胞释放生物活性物质,引起平滑肌收缩、血管通透性增加、浆液分泌增加等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一)过敏原接触史: 于休克出现前用药,尤其是药物及血制品输注史。 (二)过敏症状:包括皮肤潮红或一过性皮肤苍白、畏寒等;周身皮痒或手掌发痒,皮肤及粘膜麻感,多数为口唇及四肢麻感。 继之,出现各种皮疹,多数为大风团状。 出现喷嚏、流清水样鼻涕,音哑,呼吸困难、喉痉挛等。不少患者并有食管发堵、腹部不适,伴以恶心、呕吐等。 (三)血压急剧下降至休克水平,即80/50mmHg以下。如果原来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其收缩压在原有的水平上下降80mmHg,亦可认为已进入休克状态。 (四)意识状态开始有恐惧感、烦躁不安、头晕或大声叫喊,并可出现弱视、幻视、复视等;继而意识模糊,乃至意识完全丧失,对光反射及其他反射减弱或丧失。 通过以上四点即可以确诊。过敏性休克有时发生极其迅速,有时呈闪电状,以致过敏的症状等表现得很不明显。 鉴别诊断 (一)迷走血管性昏厥(或称迷走血管性虚脱), 多发生在注射后,尤其是病人有发热、失水或低血糖倾向时。患者常呈面色苍白、恶心、出冷汗,继而可昏厥,很易被误诊为过敏性休克。但此症无瘙痒或皮疹,昏厥经平卧后立即好转,血压虽低但脉搏缓慢,这些与过敏性休克不同。迷走血管性昏厥可用阿托品类药物治疗。 (二)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症:这是一种由常染色体遗传的缺乏补体C1酯酶抑制物的疾病。患者可在一些非特异性因素(例如感染、创伤等)刺激下突然发病,表现为皮肤和呼吸道粘膜的血管性水肿。由于气道的阻塞,患者也常有喘鸣、气急和极度呼吸困难等,与过敏性休克颇为相似。但本症起病较慢,不少病人有家族史或自幼发作史,发病时通常无血压下降、也无荨麻疹等,据此可与过敏性休克相鉴别。 治疗及护理 (一)即刻处理 1、立即移去过敏原或致敏的药物,建立生理盐水备用静脉通道。 2、仰卧中凹位、松衣扣,保持呼吸道通畅 3、即刻肌肉注射肾上腺素0.5—1.0mg,(必要时静脉输入)。 4、供氧:鼻或面罩给氧同时通知医生即刻到现场。 5、激素:地塞米松10—20mg iv或5%的葡萄糖溶液 + 氢化可的松200—400mg iv gtt 6、50% GS20ml +10% 葡萄糖酸钙10ml iv(慢) 7、异丙嗪25--50mg im,苯海拉明25--50mg im 8、扩容:平衡盐溶液、右旋糖酐、代血浆 (二)其它处理 1、心电监护,每10—15分钟测神志、T、P、R、BP、记录出入水量,病情转归实时记录 2、保持气道通畅, 1)注意化痰和痰液引流,防止坠积性肺炎。 2)呼吸抑制: (1)口对口呼吸、简易呼吸囊辅助呼吸 (2)尼克刹米0.375或洛贝林3mg im (3)喉头水肿:气管切开 (4)呼吸机辅助呼吸 3、纠正酸中毒:按5ml/kg给5%NaHCO3一次 4、护心、对症支持 5、防治肺水肿、心衰、脑水肿、及肾衰 6、全面完善病历书写及危重症抢救记录 7、做好患者家属的交流沟通工作 注意事项 1.详细询问病人的用药史、过敏史和家族过敏史。 2.凡首次用药,停药3天后再用者,以及更换药物批号,均须按常规做过敏试验。 3.皮肤试验注入必须新鲜配制,皮试液浓度与注射剂量要准确。 4.青霉素过敏试验或注射前均应做好急救的准备工作(备好盐酸肾上腺素和注射器等)。 5.严密观察病人,首次注射后须观察30分钟以防迟缓反应的发生。注意局部和全身反应,倾听病人主诉。 6.试验结果阳性者在医嘱单、病历、腕带上醒目地注明并告知病人及其家属。 谢 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