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华儿童儿童医学中心儿科学之小儿急性腹泻.ppt
每日电解质的生理需要: Na+ 3 mmol/100 kcal K+ 2 mmol/100 kcal 生理维持液量 体液继续丢失的补充 病儿开始补液后,仍有不同程度的体液异常丢失,如不及时补充,又会发生新的脱水、电解质紊乱。补充继续丢失的原则是异常丢失多少及时补充多少。一般可按10 ~ 40 ml/kg估计,用1/3 ~ 2/3张电解质液补充。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 三个血清型,O157:H7占绝大部分。食物传播为主,常呈食物中毒型暴发。O157:H7轻型病人仅有水样便腹泻,典型病人血性腹泻,重型病人合并溶血性尿毒综合征或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O157:H7 临床表现:三大特征:特发性、痉挛性腹痛;血性粪便;低热或不发热。 预后: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5~7天。 溶血尿毒综合征:三大症状:急性肾衰、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 O157:H7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五联症:发热明显、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肾功能异常、神经系统症状。 沙门氏菌感染 沙门氏菌感染在食物中毒及急性胃肠炎中占重要位置。由于耐药性增长,沙门氏菌感染已成为世界难治性疾病之一。以鼠伤寒沙门氏菌和婴儿沙门氏菌在婴儿中最常见,常在医院内发生严重交叉感染。多侵犯1岁以内久病体弱的婴儿,该病特点是:病情重、合并症多、病死率高,成为当前儿科重点关注的问题。 各国陆续报道该菌在腹泻病原中占5% ~ 14% 。3岁以下婴儿多见。空肠弯曲菌感染在我国存在有地区性差别。家禽家畜可作为中间宿主传播该病,其粪便污染环境可能是人类空肠弯曲菌肠炎的重要感染来源。 空肠弯曲菌肠炎 空肠弯曲菌肠炎 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腹泻、粪便初期呈水稀便,继而呈痢疾样黏液脓血便。确诊依据粪便细菌培养,空肠弯曲菌需要做微氧技术培养。 耶氏菌肠炎 耶氏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的病原菌。猫、狗、猪等均可感染而患病。粪便培养分离率约1.3% 。主要表现为小肠结肠炎。多数为散发,少数为爆发流行,以婴幼儿多见。主要症状有发热、腹痛、腹泻。腹泻可持续1~2周。大便呈水样、黏液样、或胆汁样。镜检有多形核白细胞。由于严重腹泻,病儿可发生低蛋白血症和低钾血症。耶氏菌肠炎可合并肠系膜淋巴结炎及末端回肠炎,常伴有严重腹痛,有时误诊为阑尾炎。确诊依据细菌培养。 嗜水气单胞菌肠炎 本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水生动物体内,如进食被污染的鱼类、饮料或被鱼刺伤、咬伤,如伤口被污染的水沾湿均可感染。沿海地区多见。 临床表现有: ①急性胃肠炎型:有低热或不发热、脐周腹痛、腹泻水样便,个别呈霍乱样重度腹泻。少数为脓血便。大部分病人2~5天自愈,少数小儿腹泻可迁延不愈。 ②败血症型:气单胞菌可由伤口或肠道侵入血流,引起败血症。 ③创口因接触感染轻者局部溃疡,重者可发生蜂窝织炎。 嗜水气单胞菌肠炎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抗生素相关肠炎 由于不恰当地滥用抗生素,引起肠道菌群紊乱、微生态失衡,一些条件致病菌会诱发肠炎,常见如下: (1)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 (2)伪膜性肠炎 (3)绿脓杆菌肠炎 (4)霉菌性肠炎 隐孢子虫肠炎 本病人畜共患,牛、羊、猪、鼠、鸟均可受感染。人体感染隐孢子虫后,寄生在小肠黏膜,破坏微绒毛,引起小肠吸收障碍及双糖酶缺乏,造成渗透性腹泻。本病程最短4天,最长2年,平均2个月左右。 症状表现发热、腹泻水稀便带黏液,有恶臭味,腹痛。由于腹泻日久常伴有营养不良。 本病对有免疫缺陷者易感染。为艾滋病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 诊断依据粪便、呕吐物及痰中找到隐孢子虫卵囊。 隐孢子虫肠炎 其他细菌肠炎 病原尚有变形杆菌、产气荚膜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克雷伯氏菌、均为条件致病菌,多在久病体弱或滥用抗生素造成肠道菌群紊乱的情况下发病。 病毒性肠炎 轮状病毒肠炎:发病率最高,症状较重。在我国小儿腹泻病病原构成比中,轮状病毒约占40%左右,位居小儿腹泻病原第一位。 轮状病毒肠炎好发在6个月至2岁婴幼儿,本病多发生在10、11、12、1月秋冬季。 轮状病毒肠炎临床表现: 自然病程一般7~10天,表现有发热、腹泻水样便,每日5~10次至10多次。伴轻度呕吐,呕吐常发生在发病头1~2天,随后出现腹泻。 吐泻严重者多伴有脱水酸中毒,重症患者可侵犯多个脏器。 目前已可用疫苗预防。 病毒性肠炎 腺病毒肠炎:腺病毒是已知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毒。引起肠炎的血清型不同于呼吸道感染的病毒血清型。症状类似轮状病毒肠炎,但较轻,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散发。 病毒性肠炎 常见其他病毒;星状病毒、杯状病毒、冠状病毒、诺瓦克病毒、小圆形病毒。 病毒性肠炎 急性腹泻病脱水及其液体疗法 脱水的诊断及分类 脱 水 程 度 轻 中 重 体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