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久远的降真香文化.doc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追寻久远的降真香文化   尽日窗间更无事,唯烧一炷降真香。 本版图片由李幸璜 摄   海南民间所称   大叶降真香。   海南民间所称   小叶降真香。   海南民间的降真香。      文/海南日报记者?傅人意   如蝶之恋花、木之向阳,文人雅士对香的喜爱自古有之。降真香素有诸香之首的美誉,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赠朱道士》一诗中就曾写道:“尽日窗间更无事,唯烧一炷降真香。”如今,当代人在朴拙的器具内燃一炷线香,约上几位好友,香烟袅袅,即可开启一场穿越古今的芳香之旅。   降真香与海南有着不浅的缘分。对于其产地,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降真香》提到:“鸡骨香即降香,本出海南。”《香谱》引用《南州记》也提到其产地:“生海南诸山”。   诸香之首降真香   对降真香的文字记载,据考最早出现在西晋植物学家、文学家嵇含所著的《南方草木》中:“紫藤叶细长,茎如竹根,极坚实,重重有皮,花白子黑,置酒中,历二三十年不腐败,其茎截置烟焰中,经时成紫香,可以降神。”嵇含所指降神,一指可以提出纯正的香气,另意为引降天上的神仙。   唐宋时期,不少文人雅士将降真香的香用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从其流传的诗词中可略见一二。唐代诗人白居易《赠朱道士》中提到:“尽日窗间更无事,唯烧一炷降真香。”张籍有诗云:“醉依斑藤杖,闲眠瘿木床,案头行气诀,炉里降真香。”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降真香也有记述:“拌和诸香,烧烟直上,感引鹤降。醮星辰,烧此香为第一,度篆功力极验,降真之名以此。”明朝早期开始,国内降真香产量逐渐减少,再加上明洪武年间,朱元璋亲自颁发政令,严禁进口降真香,以免大量消耗国内金银储备,由此,降真香逐渐成为达官贵人、皇亲贵胄等少数人手中的珍宝。   明代黄省曾所著《西洋朝贡典录校注》中,详细记载了各国向大明皇帝进贡降真香的史料。其记述的共计二十三个南洋诸国,贡品中几乎全部涉及降真香。如占城国(即越南南部),在明正统年间,“其国袭封,遣使行礼。其贡物:象牙、犀牛角……奇楠香、土降香”。由此,也可知当时各国降真香并未灭绝。一度至清朝中期,其价格曾为沉香的数倍。   素有诸香之首之称号的降真香,在现代,在香用中依然有着重要的提香功能。海南省第二卫生学校高级讲师、降真香藏家吕培荣告诉记者。“焚香,并不是全部以沉香、奇楠为香料才是最高境界的用香,在做线香时,加入少量的降真香,就能提出至真至纯的香气。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香品的最高境界。”   提香的功用,古人已有记载。《本草乘雅.半偈》提到:降真香“烧之不甚香,得诸香和之,则特美。”   “闻香寻木”海南民间   降真香的疗效,其实在清代帝王中已得到推崇。据中华书局出版的《慈禧光绪医方选仪》记载,降真香的清热解毒功效,在宫中被记入秘笈。光绪十二年五月,慈禧患有面部神经疾病,太医以奇楠香、牛黄、降真香、乳香、苏合油等22种中草药组药,短时间即见奇效。光绪帝曾患有严重的心胃痛,御医首选大剂量降真香,配以没药、麝香、琥珀、安息香等入药,治愈光绪顽疾。   清代吴仪洛在《本草丛新》中也有这样的表述:“周崇被海寇刃伤,血出不止。军士李高,用紫金藤散敷之,血止痛定,明日结痂无斑,会救万人,紫真藤,即降真香之最佳者也”。   在海南,有这样一群人在循着先人的足迹“闻香寻木”,寻找降真香。   近年来,吕培荣从最初对降真香药用的探寻,先后到霸王岭、尖峰岭、吊罗山等山头寻找降真香。“这些木头都是宝贝,只是自古至今降真香的香文化发生了断代,很多人就不认为这是珍贵的东西,太可惜了!”一开始,吕培荣仅仅是从其药用功能对降真香产生兴趣,随着研究各种古籍,他对降真香文化的理解愈加深入,对降真香如痴如醉。“古时文人谈文化,若没有香做为载体,也少了一些韵味。”   记者在海口琼州文化风情街见到了老吕多次冒雨、穿着雨靴在吊罗山、霸王岭等地所采摘的“大叶降真香”标本,其叶枝纤细,叶子较小,呈长圆形,树枝底部散发出浓厚的香味。而“小叶降真香”,呈斜长圆形,顶端圆而稍凹入,基部偏斜,树枝底部散发淡香,树枝本身有着大小的洞口。“这些降真香就生长在山上的小河边,不上山,焉得好木?”吕培荣眼神中尽是对这些木头的喜爱。   “其实降真香的结香原理属于损伤后的自我修复。或是自然损伤,或是虫蚁啃噬,自身分泌修复所形成,这些洞孔就是被侵蚀的见证。”吕培荣侃侃而谈,根据其采集的样本,在海南,降真香因产地不同,其质地、油脂,香味出现明显差异。他举例说,霸王岭的降真香就比尖峰岭的香味浓,尖峰岭的略带腥臭,鹦哥岭的油脂少,总体来说海南东部的降真香不如西部的香味浓厚,油脂相对较少。   除了在海南一些海拔较高的山上发现有“降真香”的踪迹,近年,黎苗文化研究者羊文良在昌江一黎族村庄里意外地发现一些黎族老人的发簪、项链,甚至所用的梳子等都由一种紫藤类的木头制成。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