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瓶检验站管理制度.doc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 MERGEFORMAT PAGE \* MERGEFORMAT 1 TZQPJYZ 管理制度 文件编号 QPJYZ/ZD/01 实施日期 2014/04/01 01 气瓶检验站安全管理制度 版号/修改状态 3/0 页 次 1/2 1、检验站的基本设施必须符合GB l2135《气瓶定期检验站技术条件》的要求。 2、 检验站必须配备下列能够正确执行国家有关安全规范和检验标准的工作人员:取得气瓶检验员证书的技术负责人工程师及其以上技术职称资格、气瓶检验员。 3、有成套能满足气瓶检验工作需要的、并符合有关规范和标准要求的检验设备。 4、待检瓶中的可燃气体排放场地应设有可燃气体报警器,有毒、可燃气体或液体,必须回收或排至室外高空高出屋顶2米以上;进行本操作时,应注意导除静电、避免火源或产生火源的条件;排放氧气等助然气体或强氧化剂时,阀门、场地不得沾有油脂。排放场地内的氧气含量不超过 23%:惰性气体、二氧化碳气体应排放至室外。在进行上述操作时,应注意导除静电和防火。 5、排放气体时,阀门开启要缓慢,且开启度不宜过大,以防气流反作用力推倒气瓶伤人。同时,操作时应立于阀口侧面。排放有毒气体时,应戴防毒面具。严禁在同一场所同时排放两种或两种以上相抵触的气体例如氧气和乙炔。 6、不准带压拆装承压器件管道和瓶阀。试压过程排除泄漏应在卸压后进行。 7、对提前送检的气瓶,应查明原因,妥善处理后再行检验。 8、对无余压的气瓶,应分开存放。对开启瓶阀而无气体排出的气瓶,应想到有可能是瓶阀故障。处理方法如下: TZQPJYZ 管理制度 文件编号 QPJYZ/ZD/01 实施日期 2014/04/01 01 气瓶检验站安全管理制度 版号/修改状态 3/0 页 次 2/2 8.1 用洗耳球排空球内空气后吸足氮气,插入瓶阀内向内压入氮气。若无阻力,说明瓶阀通畅开启,瓶内无余压。 8.2 洗耳球向瓶阀内压气时手感阻力,则说明瓶阀开启故障。若瓶内余气不多C2H2、CO2 气瓶可称重判断,可用直径小于易熔合金塞浇注孔的钻头瓶内为可燃气体时只能用手动钻孔将易熔合金孔钻透排气后维修瓶阀。钻孔排气要避免产生火花引爆起火,亦应小心慢钻防止满瓶高压伤人。 8.3 氧、氩、二氧化碳气瓶,余压无法排出时,可用套筒扳手拧松瓶阀安全泄压螺帽放出余气。安全螺帽泄压操作时,操作人员应立于螺帽侧面,防止螺帽、高压气流伤人。 9、试压时如有异常声响、压力下降或试验装置故障时,应立即停止试验查明原因并作出处理。 10、压力或气密性试验中,升、卸压速度应缓慢,不得操之过急。 11、当试验压力超过公称工作压力后,不得撞击气瓶。 12、操作瓶阀拆装机时,操作者应立于其侧面,防操作失误,气瓶倒下伤人。 13、水压试验的环境温度及用水温度应不低于5℃;超声波测厚仪的精度不超过±0.10mm;压力表等级精度不低于1.6级。精密压力表不低于0.4 级。 14、报废气瓶经审定核准后,及时做破坏性处理。 TZQPJYZ 管理制度 文件编号 QPJYZ/ZD/02 实施日期 2014/04/01 02 消防安全工作管理制度 版号/修改状态 3/0 页 次 1/1 1、建立完善义务消防联保网络,将消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要求由站长担任消防组组长,安全员负责此项工作,并组织义务消防队,视消防安全为工作重点。 2、坚决贯彻执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对易引起火灾的隐患部位,进行清查、整改,并配齐必要的消防工具。 3、对职工进行消防知识教育,禁止在工作场地吸烟,杜绝火种的介入,并组织人员进行经常性的防火安全检查,定期不定期的进行抽检,研究和督促整改火险隐患的措施。 4、每个职工都要做到“四懂”(懂本岗位检验过程中的火灾危险性、懂防火措施、懂灭火方法、懂逃生的方法)、“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并会使用灭火器材。 5、消防工作、人人有责。任何人都不可掉以轻心,做好消防工作是每个职工的义务,发现火灾及时报告,并有权制止一切违反消防安全制度的行为。 6、维护、爱护消防器材,按规定定期检查和更换并实行责任制到人,对破坏、损坏、丢失消防器材要追究责任。 7、按规定不能吸烟的场所,禁止吸烟。违者要按规定处罚,如工作地点要动火,按规定办理动火手续。 TZQPJYZ 管理制度 文件编号 QPJYZ/ZD/03 实施日期 2014/04/01 03 危险源管理制度 版号/修改状态 3/0 页 次 1/1 1、设备管理员必须经常对危险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