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昆虫学-实验指导.doc

  1. 1、本文档共8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1 PAGE 74 普通昆虫学实验指导书 植物保护专业用 浙江大学应用昆虫学研究所 二ΟΟ一年二月 昆虫实验须知 实验课和教学实习,是促进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同学对昆虫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的重要教学环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应用知识能力的主要教学手段之一。为保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同学们应遵守以下规则: 1·实验前必须详细阅读实验指导,了解实验内容、原理、操作步骤和方法,准备好必要的物品和文具等。 2·实验过程中要认真听从教师指导,注意观察、善于分析,按时完成作业。 3·实验过程中保持安静,严格按操作规定使用仪器设备、毒品和腐蚀性药品。 4·节约使用昆虫标本等实验材料,节约水电。 5·爱护公物,仪器发生故障时应及时报告指导教师。 6·保持清洁,实验完毕应将昆虫尸体等残杂物品倒入指定容器内;仪器、用具检查后归还原处。 7·值日同学应认真做好清洁整理工作,离开实验室应认真检查水电开关是否已关好。 张传溪、余虹 修订于2001.2 目 录 实验一 昆虫体躯外形和头部的构造 实验二 昆虫的胸部、翅及其附肢足 实验三 昆虫的腹部及其附属器官、体壁 实验四 昆虫的生物学 实验五 昆虫内部器官(系统)的位置和消化器官及排泄器官 实验六 昆虫的神经系统 感觉器官及发音器 实验七 昆虫的呼吸器官、循环系统及生殖系统 实验八 昆虫纲各目识别 附:检索表的使用 实验九 蜻蜓目、等翅目、直翅目等的分科 实验十 同翅目等的分科 实验十一 半翅目、缨翅目、脉翅目等的分科 实验十二 鞘翅目等的分科 实验十三 鳞翅目成虫和幼虫的分科 实验十四 双翅目的分科 实验十五 膜翅目的分科 附1:《普通昆虫学》实习计划 附2:昆虫标本的采集 附3:《普通昆虫学》多媒体授课提要 附4:复习思考题 实验一 昆虫体躯外形和头部的构造 一、目的要求: 1. 认识昆虫体躯外形的一般特征。 2. 了解昆虫头部的构造及主要附属器官的着生位置,认识头壳上的主要骨片和沟及骨骼,了解头型的变化。 3. 认识昆虫触角的基本构造及主要变化类型。 4. 认识典型的咀嚼式口器的基本构造,及其与附肢的同源关系。 5. 认识口器的主要变化类型,并与咀嚼式口器比较它们的各自特点。 二、材料: 1. 浸渍标本:蝗虫、蜜蜂、蝉、家蝇、菜粉蝶、家蚕幼虫,供解剖观察。 2. 针插标本:蟋蟀、步行虫(步甲)、蝉,仅供观察头型,勿破损。 3. 玻片标本:各类型触角,蜜蜂、蓟马和家蝇及蝗口器横切面。。 三、内容及方法: (一)体躯的外形:观察蝗虫浸渍标本。 体表为坚硬的外骨骼,整个体躯分头、胸、腹三部。头部各体节愈合,成为坚硬的头壳,上具一对触角,一对复眼,三个单眼和由三对附肢特化而成的口器(注意着生部位),是感觉和取食的中心。胸部有前胸、中胸、后胸三个体节(胸节),腹侧方各具足(附肢)一对,中后胸背侧方各具翅一对,是行动的中心。腹部由十一个体节(腹节)组成,内藏各种内脏器官,第8、9腹节(♀)或第9腹节(♂)具外生殖器,第11腹节具尾须1对,是新陈代谢和生殖的中心,蝗虫第1腹节两侧还有腹听器。 (二)头壳的构造: 取下蝗虫头部,置于染色皿中,依次观察下列内容(胸腹部勿破损,供下次实验用)。 1. 头壳的外形和主要附属器官: 头壳正面观,呈椭圆形,上方两侧具发达的复眼一对,复眼内侧方具长丝形的触角1对,触角基部上方各有一个侧单眼,头壳前方正中还有1个中单眼,最下端为口器。 头壳上有很多沟,将头壳划分成许多骨片,这些沟,除次后头沟还保留着下颚节与下唇节的分界痕迹外,其余都是后生的;原始体节间的分界均愈合消失。头壳上的沟及骨片,主要有: (1) 头的上方:头的上方为头顶,复眼位于其两侧,头顶正中有一条纵向倒“Y”形白线,是幼虫期脱皮时开裂的地方,称蜕裂线。蜕裂线在蝗虫成虫期已不明显,在全变态昆虫成虫期则已消失,可结合观察蟋蟀的头部。 (2) 头的前方:头的前方,蜕裂线两侧臂以下为额。额的两侧以额颊沟(眼下沟)为界;下方有口上沟(额唇基沟),口上沟两端各有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