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地理第二章 宋以前行政沿革精品课程.pptVIP

中国历史地理第二章 宋以前行政沿革精品课程.ppt

  1.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玄宗年间十节度使 河西节度使——凉州(甘肃武威) 陇右节度使——鄯州(青海乐都) 北庭节度使——北庭都护府(新疆吉木萨尔) 安西节度使——龟兹(新疆库车) 范阳节度使——幽州(北京) 平卢节度使——营州(辽宁锦州) 河东节度使——太原府(太原) 朔方节度使——灵州(宁夏灵武) 剑南节度使——成都府(四川成都) 岭南节度使——广州(广州) 3、州(郡)县制度 (1) 州(郡)县调整 (2) 等级划分 原则:地望 、 人口 唐州七等、 县八等 赤 畿 望 紧 上 中 中下 下 四辅 华、同、歧、蒲 六雄 郑、陕、汴、绛、怀、魏 十望 宋、亳、滑、许、汝、晋、洺、虢、卫、相 十紧 秦、延、泾、邠、陇、汾、隰、慈、唐、邓 上 四万户以上(内地) 二万五千户以上(边地) 中 二万五千户以上(内地) 二万户以上(边地) 下 二万户以上(边地) 返回 中央 府(州) 道(镇) 县 都护府 羁縻府州、县 三 两宋辽金多政权的对峙与路的 制度 1、两宋辽金疆域形势 2、宋代的路及地方制度 3、辽、金地方制度及特点 宋辽疆域 返回 宋 金 疆 域 返回 2、宋代的路及地方制度 (1) 路的划分及其性质 (2) 府州军监制度 (3) 南宋制度的变化 京东东路 京东西路 京西南路 京西北路 河北东路 河北西路 河东路 永兴军路 秦凤路 成都府路 利州路 梓州路 淮南东路 淮南西路 两浙路 江南东路 江南西路 福建路 荆湖南路 荆湖北路 夔州路 广南东路 广南西路 返回 郡名 治所 今名 南海 番禺 广州 桂林 布山 桂平 象 临尘 崇左 闽中 东冶 福州 九原 九原 包头 以上为41郡 郡名 来源 鄣郡 庐江 常山 分邯郸郡置,地图集作恒山 济北 分临淄郡置 胶东 分琅琊郡置 河内 分河东郡置 衡山 分九江郡置 合48郡 后增设的郡 秦郡分布图 郡 中央 县 道 秦代地方行政隶属关系 三、汉代郡县的发展与郡国并行制 1、汉代疆域及其发展 2、郡国并行制 3、汉代郡县制的发展 河西五郡:武威、酒泉、张掖、敦煌 、金城 西域都护府 朔方、五原 犍为郡、牂柯郡、越雟郡、沈黎郡、汶山郡、武都郡、益州郡 南海、苍梧、郁林、合浦、珠崖、儋耳、 交趾、日南 乐浪、玄菟、真番、临屯 中央 属国都尉 县 邑 道 侯国 西汉行政隶属关系图 王国 郡 属国制度 《续汉书·百官制》: 武帝置属国都尉,主蛮夷降者。唯 边郡往往置都尉,属国都尉稍有分县, 治民比郡。 不改其俗而属于汉 第三节 州郡县三级制的确立 与解体 一 从“九州”到汉十三州 二 州郡县三级地方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三 东晋南北朝地方制度的紊乱与州郡 县三级制的解体 一 从“九州“到汉十三州 1、九州学说 《禹贡》 “九州”: 冀、兖、青、徐、扬、荆、 豫、梁、雍 《周礼·职方》:多幽、并,少徐、梁 《尔雅·释地》:多幽、营,少青、梁 《吕氏春秋·有始览》:有幽无梁 汉武帝元封五年(-106年),依据先秦学 者的九州学说,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部, 每部派一刺史,专职巡视吏治和豪右。 2、从“九州”到汉十三州 《汉书·地理志·序》西汉十三州刺史部: 冀、兖、青、徐、扬、荆、豫、 凉、益、幽、并、交趾、朔方 司隶校尉 东汉十三刺史部图 西汉的州刺史部在东汉获得发展,逐渐成为实际的地方行政单位(见后),但十三州是一致的。 东汉末地方隶属关系 郡 王国 属国都尉 县 邑 道 侯国 州 郡 王国 县 邑 道 侯国 州(牧) 属国都尉 中央 虚 实 (刺史) 二 州郡县三级地方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1、三国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制度的确立 2、西晋州制的发展 西晋 返回 《晋书·地理志上》 太康元年(280年) 晋“省司隶置司州,别立梁、秦、宁、 平四州,仍吴之广州,凡十九州”。 又元康初(291年)置江州,永嘉元年置 湘州,凡二十一州。 中央 郡 州 县 中央 郡 州 县 王国 三国、西晋 魏 吴、蜀 西 晋 中央 郡 州 县 侯国 三 东晋、南北朝地方制度的紊乱与 州郡县三级制的解体 1、永嘉北人大迁徙与侨置 2、南北朝地方制度的紊乱 第四节 唐宋道、路的出现及中央和地方权力分配的演变

文档评论(0)

youngyu03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