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54 小包装中药饮片应用指南 (第四稿,2008年3月31日) 小包装中药饮片是按设定的剂量包装,能直接“数包”配方的中药饮片。 中药配方调剂历来采用“手抓戥称”的传统调剂方式,随着各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量的逐步增长等诸多因素的变化,传统调剂方法逐步显现称不准、分不匀、效率低、复核难、养护难、浪费大、卫生差等若干弊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为确保中药处方的配方质量,不断促进中药朝着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对中药饮片处方的调剂方法进行技术改造势在必然。 小包装中药饮片配方 小包装中药饮片配方 为此,全国有部分中医医院先后将小包装中药饮片用于中药处方的调剂。我局也于2007年8月在全国选择19家中医医院开展了推广使用小包装中药饮片的试点工作。现综合各试点医院的经验,制订《小包装中药饮片应用指南》。 中药饮片处方调剂的现状与分析 始于商周的中药汤剂至今仍是中医防治疾病的首选剂型,也是中医药理论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最佳体现。《伤寒论》所载112方中有95方为汤剂。 然而,在目前各医院现有中药调剂人员和调剂面积的条件下,随着调剂量的大幅增加,使用散装饮片调剂易出现称量不准、分剂不均的问题,不仅可能会影响临床治疗效果,而且易引发医患纠纷,严重者可导致患者对中医中药的不信任并阻碍中医药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散装饮片调剂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称不准、分不匀 称准分匀即剂量准确,是确保中药处方调剂质量的基本要求。为此,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相关规定(详见表1)。 表1 国家对调剂中药处方制定的相关规定 时 间 依 据 日调剂限量/人 称量误差 其 它 1983年 文明中医院建设标准 ≥160剂 ≤±5% 凡调配 60岁以上或一周岁以下患者处方, 必须逐剂逐味称量 1991年 中医医院分级管理标准 未定 ≤±5% 一律逐剂逐味称量 1997年 中药饮片质量管理规定 ≤150剂 ≤±5% 一律逐剂逐味称量 1998年 湖北省中医医疗机构 “放心药房”建设标准 ≤120剂 ≤±5% 一律逐剂逐味称量 1、从表1可知,中药配方单剂的称量误差应≤±5%。然而,配方所用的戥子,其最小称量(感量)为1g,按照衡器的称量误差=P/Q×100%(P为感量,Q为要称取的量)计算,欲称取10g饮片,其称量误差为±10%,显然超过≤±5%的规定,调剂质量得不到保证。 2、中医处方,多为复方,且一方多剂。按现行的配方方法,调剂人员在实际操作中都是按剂数称取每味药的总量,再估量分剂。这不但违背逐剂逐味称量的规定,还造成一方中每剂药之间必然存在重量差异(分不匀),势必影响疗效。 3、以上海龙华医院为例,随着工作量不断增加,龙华医院1997年调剂工作量为月均21.5万剂,2003年达到月均48.5万剂,6年增加了1.27倍,而工作人员的增加远远跟不上工作量的增加。2003年人均工作量已达到每天550剂左右,个别职工最高时一天调配1100多剂,所以,中药饮片的调剂质量不尽如人意。下面是龙华医院自2003年5月至2004年7月抽查(随机)中药饮片调剂质量(总份量和分剂量)的情况,共28批276人次(每人次一张处方,部分只检查总份量) 表2 龙华医院散装饮片调剂总份量及分剂量抽查结果(误差%) 次数 误差 次数 误差 次数 误差 次数 误差 次数 误差 总份量 122 ±1 78 ±1~2 38 ±2~3 21 ±3~5 17 ±5 分剂量 0 / 32 ±5~10 58 ±10~15 67 ±15~20 28 ±20 从上表可以看出,分剂量问题十分严重,多年来患者投诉最多是中药饮片调剂中分剂量误差过大的问题。因为要“分匀”,需要时间,按现有的工作量,职工即使每天工作24小时,也不可能做到。 (二)效率低 从表1可知,按1983年的规定:中药调剂人员每人每日调剂剂数应≥160剂,且只对60岁以上、一岁以下患者的处方实施逐剂逐味称量。以8h/d计,那么,每配一剂药应在3min内完成;这样虽有利提高配方效率,缩短患者候药时间,但要在3min内配完一剂药,调剂人员只能 “以手代戥、天女撒花”,根本不能保证剂量准确。 于是,其后的有关规定试图用限制每人每日的配方剂数及强调逐剂逐味称量来控制称量误差。比如按1998年的规定:每人每日调剂剂数应≤120剂,以每方5剂计算,则配一张处方至少需要20min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