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中医内科学-血证.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中医内科学-血证.ppt

三、分型论治 鼻衄 齿衄 咳血 吐血 便血 尿血 紫斑 (一)鼻衄辨证论治简表 分类 主症 兼症 病机 治法 主方 热邪犯肺证 鼻燥衄血 口干咽燥,或兼有身热、咳嗽痰少等症,舌质红,苔薄,脉数 肺内积热 迫血妄行 清泄肺热, 凉血止血 桑菊饮 胃热炽盛证 血色鲜红 口渴欲饮,鼻干,口干臭秽,烦躁,便秘,舌红,苔黄,脉数。 胃火上炎 迫血妄行 清胃泻火 凉血止血 玉女煎 肝火上炎证 鼻衄,时发时止 头痛,目眩,耳鸣,烦躁易怒,两目红赤,口苦,舌红,脉弦数 肝火上炎 迫血妄行 清肝泻火 凉血止血 龙胆泻肝汤 (*木通?!) 气血亏虚 鼻衄,血色淡红 或兼齿衄、肌衄,神疲乏力,面色恍白,头晕,耳鸣,心悸,夜寐不宁,舌质淡,脉细无力。 气虚不摄 血溢脉外 补气摄血 归脾汤 血 证 [目的要求] 1.了解概念及临床特征 2.熟悉外感、内伤等多种原因。 3.掌握病机主要为气火逆乱,血不循经,络伤血溢。 4.掌握治疗原则为治血、治火、治气,熟悉血证的应急处理。 5.掌握各种常见证型的辨证论治。 6.了解预防调护。 【概述】 一、概念 血证:凡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渗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一类出血性疾患,统称为血证。 证候特征 :血证具有明确的证候特征—出血。包括不同病症:鼻衄、齿衄、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紫斑等。 二、文献摘要 《内经》血溢、血泄、血 、咳血、呕血、溺血、溲血、便血等。 《诸病源候论-血病诸候》称为血病 《医学正传-血证》以“血证”名之 1、名称 2、病因病机 《内经》 生理、病理 《济生方-失血论治》多种原因 热 出血 《素问玄机原病式.热类》主由热盛所致 《诸病源候论-血病诸候》称为血病,详解各种血证病因病机 《景岳全书.血证》----“火盛”、“气虚” 3、治疗 《金贵要略》最早记载 泻心汤 吐血 柏叶汤 治 黄土汤 便血 《备急千金药方》犀角地黄汤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治吐血三要法 1、益行血不宜止血 2、益补肝不宜伐肝 3、益降气不宜降火 《血证论》 止血四法 止血 消瘀 宁血 补血 [病因病机] 1、感受外邪 风热燥邪 损伤上部脉络 湿热、热 损伤下部脉络 2、情志过极 肝郁化火 横逆犯胃 上逆犯肺 3、饮食不节 热积胃肠 湿热 损脾伤气 蕴结肠道 下注肾膀胱 灼伤脉络,迫血妄行 4、劳欲体虚 5、久病之后 心脾肾气(阳)虚 肺心肝肾阴虚火旺 久病入络 热病伤阴,血行不畅 离经之血留积体内 气虚不摄,血溢脉外 出血 灼伤脉络,迫血妄行 瘀血阻络,血不循经 过食辛辣厚味 恼怒 (一)主要病机 外感湿热燥火 实火 湿热内蕴 实症 火热 肝郁化火 虚火:阴虚火旺 气虚 气虚 阳气两虚 火热熏蒸,迫血妄行 气虚不摄,血溢脉外 瘀血阻络,血不循经(日益受重视) 虚症或虚中夹实 转化 (二)影响预后的因素 好 坏 病因 外感、新病 内伤、久病 出血量 少 多 兼症 无 发热、咳喘、脉数等 《景岳全书血证》“凡失血等证,身热脉大者难治,身凉脉静者易治,若喘咳急而上气逆,脉见弦紧细数,有热不得卧者死。” 二、诊查要点 (一) 、诊断依据 1.鼻衄 : (1)血自鼻道外溢。 (2)非因外伤、倒经所致。 2.齿衄 : (1)自齿龈或齿缝外溢。 (2)且排除外伤所致者。 咳血: (1)病位:血由肺、气道而来。 (2)出处:经咳嗽而出,或觉喉痒胸闷一咯即出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