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颅内压监测.ppt
* 无创性ICP 监测方法(七) 7 前囟测压(anterior fontanel pressure,AFP) AFP主要用于新生儿和婴儿监测。将前囟压平,然后连接传感器测量。因为要压平前囟,只有突出骨缘的前囟才适用。压平前囟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颅腔容积,会导致实际所测ICP 值偏高。运用平置式传感器测定前囟压,能够较好地排除前囟软组织对结果的影响。 * 无创性ICP 监测方法(八) 8 无创脑电阻抗监测(noninvasive cerebral electrical impedance measurement,nCEI) 近10 年,部分学者开始使用体表电极nCEI 技术。Xia 等[14]进行大鼠的nCEI 动物实验,并在其后报告了颅内出血的临床实验。Lingwooda 等[15]进行了猪的nCEI 实验,并与有创ICP 监测进行对比,认为nCEI 能准确反映颅内病情变化,能够监测猪低氧缺血后脑水肿的变化过程;该小组还研究了不同温度对脑组织电阻抗和整体电阻抗的影响[16]。王健等[17]报告了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实验,Liu 等[18- 19]报告了脑卒中的临床实验;结果表明:nCEI 是脑水肿的灵敏监测指标。但该方法有以下缺点:对中线附近、体积过小的病灶,双侧多发腔隙性梗死不敏感;操作上影响因素较多。尚需进一步改善。 * 无创性ICP 监测方法(九) 9 近红外光谱技术(near infrared spectrum,NIRS) 650~1 100 mm 范围的近红外线能穿透头皮、颅骨及脑皮质达2~2.5 cm,然后返回到头皮。在头皮上放置光源感受器可以测量相关信息的变化。自1977 年Jobsis首次将NIRS 用于无创监测脑组织血液成分变化以来,NIRS 在ICP 监测方面进展较快。以此方法获得的监测值来计算ICP,敏感性较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尚处于研究阶段。 * 无创性ICP 监测方法(十) 10 数学模型 许多学者尝试通过脑血流动力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来估算ICP 值,但效果不佳。刘常春等[20]研究ICP 和颈动脉压动力学模型等效电路图,发现ICP 与颈动脉压呈某种相关性。但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少。 * ICP监测展望 随着医学技术和工程技术的发展,ICP 监测方法取得了较大的进步,逐渐从创伤性监测向无创性监测发展,从单一性向联合性发展,从间断性向连续性发展,由接触式向非接触式发展,由近距离向远距离遥感发展。但目前仍无一个令人满意的监测方法。就其发展趋势而言,有如下特点:无创性监测是大势所趋;监测与图像及信号处理广泛结合;与生物工程、电气工程、理学结合紧密;寻求更安全、更方便、更精确、更经济的监测方法;其中nCEI 技术综合上述优势,具有良好的前景。 * 护理 1、做好置管准备。 2、动态观察颅内压。 3、颅内压检测需与临床观察相结合。 4、保持测压管通畅。 5、严格无菌操作。 6、预防、及时处理颅内压,监测并发症,如 感染、岀血、脑脊液漏等。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 * 颅内压监测 鲁海飞 logo * 颅内压的定义 颅内压是指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上所产生的压力,又称脑压。由于存在于蛛网膜下腔和脑池内的脑脊液介于颅腔壁和脑组织之间,并于脑室和脊髓腔内蛛网膜下腔相通,所以脑脊液的静水压就可代表颅内压,通常以侧卧位时颅脑脊液压力为代表。穿刺小脑延髓池或侧脑室,以测压管或压力表测出的读数,即为临床的颅内压力。这一压力与侧卧位腰椎穿刺所测得的脑脊液压力接近,故临床上都用后一压力为代表。 * 颅内压的压力值 正常颅内压,在侧卧位时,成人为0.7~2.0kPa(5~15mmHg),儿童为0.5~1.0kPa(3.5~7.5mmHg) 。 颅内压持续的超过2.0KPa时称颅内压增高。 * 颅内压增高的原因(一) 1.颅脑损伤,如脑挫裂伤、颅内血肿、手术创伤、广泛性颅骨骨折、颅脑火器伤、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2.颅内占位性病变,包括各种癌瘤、脓肿、血肿、肉芽肿、囊肿、脑寄生虫等。这是颅内压增高最常见的病因。 3.脑血管疾病,常见疾病为脑梗死、高血压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病等。 * 颅内压增高的原因(二) 4.颅内炎症,如各种脑炎、脑膜炎、败血症等。 5.脑缺氧,如多种疾病造成的呼吸道梗阻、窒息、心搏骤停、一氧化碳中毒及缺氧性脑病等。 6.中毒及代谢失调,如肝性脑病、酸中毒、铅中毒、急性水中毒和低血糖等。 7.假脑瘤综合征又名良性颅内压增高。 8.先天性异常,如导水管的发育畸形、颅底凹陷和先天性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等,可以造成脑脊液回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课件:颅神经影像检查.ppt
- 课件:慢性咳嗽的诊断思路及治疗策略.ppt
- 课件:颅神经的定位与诊断.ppt
- 课件:慢性咳嗽的诊断和鉴别诊断.ppt
- 课件:颅内压增高及脑疝.pptx
- 课件:颅内压增高与脑疝.ppt
- 课件:颅内压增高邱炳辉.ppt
- 课件:麻风周围神经损害的防治等.ppt
- 课件:颅内压增高及其护.ppt
- 课件:颅内压增高护理.ppt
- 《商业综合体服务满意度与顾客停留时长关联性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8 《建筑防水工程渗漏原因的防水材料与施工工艺优化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生态缓冲带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的植物配置与生态效益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共同体构建中的阅读教学策略创新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新媒体与传统手工艺传承融合发展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教育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物理课堂中人工智能教育技术融合与创新教师培训模式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游戏化资源创新设计及实施效果》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博物馆文创产品市场拓展中的文化产业链构建与协同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在初中英语听说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中的资源更新与听说能力提升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KTV安全管理部门的职责与规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