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颅内压增高洛阳市第一中医院.ppt
【健康教育】 预防脑缺血、缺氧、中毒、炎症、癫痫发作及颅脑损伤等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原因。 告知病人避免剧烈咳嗽、用力排便等诱发颅内压增高的因素。 对有神经系统后遗症的病人,应做好心理护理,鼓励他们积极学习康复的知识与技能,参与各项治疗和功能训练,如肌力训练、步态平衡训练、排尿功能训练等。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 * 概念 颅内压(ICP)指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所产生的压力。成人正常值为0.69~1.96kPa(7~20cmH2O),儿童为0.49~0.98kPa(5~10cmH2O);正常情况下ICP随血压、呼吸的波动有微小的变化。 侧卧腰穿测ICP成人持续超过1.96kPa(儿童持续超过0.98kPa),并出现典型的头痛、呕吐、 视神经乳头水肿表现时,称为颅内压增高(ICH)。 ICH是颅脑损伤、脑肿瘤、脑出血、脑积水和颅内炎症等疾病所共有的征象,是神经外科常见的临床综合征。 病因 1. 颅内容物体积增加 (1)脑体积和重量增加 (2)脑血流量或静脉压的持续增加:如恶性高血压、脑动静脉畸形等 (3)脑脊液(CSF)量增加:CSF的分泌、吸收失调,或循环障碍所致的脑积水 2. 颅内占位性病变 各种颅内血肿、脑肿瘤、脑脓肿、脑寄生虫性肉芽肿等 3. 颅腔容积缩小 病理 蒙罗-凯利原理: 颅腔容积=脑组织+脑脊液+血液 (固定) (代偿能力仅 8%~10%) 临床上,每当ICP增高到一定程度时,生理代偿功能已渐消失,颅内的体积已增长到临界状态,此时只要颅内容物有少量的增加(如颅内血肿),就可引起颅内压的急骤升高,而导致脑疝发生。 颅内压增高的后果:①脑血流量减少;②脑水肿;③胃肠功能紊乱;④神经性肺水肿;⑤颅高压危象及脑疝;⑥库欣反应。 ICH可分为两种类型: (1)弥漫性ICH:多见于全脑水肿、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炎及脑炎等。特点是颅腔内各部分没有明显压力差异,脑组织无移位,颅内压可增高较多而不发生脑疝,病人对释放脑脊液减压反应良好,压力解除后脑功能恢复较快。 正常成人每min约有1200ml血液进入颅内。 (2)局灶性ICH:由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压力先在病灶处增高,邻近脑组织因受挤压而从高压区向低压区大块移动,使一部分脑组织卡入颅内薄弱处,形成脑疝;若脑干受压,危及生命,称为脑危象或颅高压危象。 临床表现 1. ICH“三主征” (1)头痛:是ICH最常见的症状,程度因人而异,一般以早晨及夜间较明显,部位在前额及双颞部。头痛程度随 ICP的增高呈进行性加重,用力、咳嗽、低头等常可加剧。 (2)呕吐:常出现于头痛剧烈时,不伴或可伴有恶心,呕吐呈喷射性,多数情况下与进食无关,但呕吐多发生于进食后,故常因病人惧怕呕吐而拒食。 (3)视神经乳头水肿:ICH最客观的重要体征。主要表现为视乳头充血水肿,边界模糊,中央凹变浅或消失,静脉怒张、迂曲,搏动消失,严重时眼底可出现大片状或火焰状出血。 以上ICH的典型表现出现的时间并不一致,有时只有其中1~2项,不一定三者都出现。 2. 生命体征紊乱 开始表现为血压升高、呼吸慢而深,脉搏慢而有力(两慢一高),称为库欣(Cushing)反应。随着脑疝的发展,继而出现血压下降,呼吸浅促或潮式呼吸,脉搏细数(两快一低),最后因呼吸停止、心脏停搏而死亡。 3. 意识障碍 急性ICH呈进行性。 4. 其他 双侧外展神经麻痹或复视,头晕,阵发性黑朦,猝倒等症状;小儿有头颅增大,颅缝哆开,囟门饱满隆起,张力高,头皮静脉怒张,叩诊呈破壶音等。 辅助检查 1. 腰椎穿刺与脑脊液检查 颅内压明显增高时禁止施行。 2. 影像学检查 CT与MRI(最常用)能够显示病变部位、大小、形态; 头颅X线摄片、脑血管造影;放射性99mTc扫描。 脑 疝 任何颅内占位病变引起颅内压增高时,均可推压脑组织由高压区向低压区移位,其中某一部分被挤入颅内生理空间或裂隙,压迫脑干产生相应的症状和体征,称为脑疝。 最常见的有小脑幕切迹疝和枕骨大孔疝。 幕上的脑组织(颞叶的海马回、钩回)通过小脑幕切迹被挤向幕下,称为小脑幕切迹疝或颞叶钩回疝。 幕下的小脑扁桃体及延髓经枕骨大孔被挤向椎管内,称为枕骨大孔疝或小脑扁桃体疝。 临床表现 1. 小脑幕切迹疝(颞叶钩回疝) (1)ICH症状:表现为剧烈头痛及频繁呕吐,其程度更加剧烈,并有烦躁不安。 (2)进行性昏迷:由于疝入脑组织压迫中脑,阻断了脑干内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表现为嗜睡、浅昏迷以至昏迷,对外界的刺激反应迟钝或消失。 (3)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开始时患侧瞳孔短暂缩小,继而患侧瞳孔散大,光反应减弱或消失;病变对侧肢体瘫痪、肌张力增加、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 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