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件:黄疸的经方辨证.ppt
黄疸的经方辨证 治黄原则 治黄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发汗 通大便 活血,“治黄需活血,活血黄自退”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原文: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262) 组成:麻黄5-20g,连翘10-15g,赤小豆30-50g,桑白皮15-25g,杏仁10-20g,甘草10-15g,大枣(掰)5-12枚,生姜10g 方证:湿热黄疸,发热,恶风,无汗,身痒,小便不利,或伴浮肿,或心烦。 辨证:外有表寒,内有湿热。 煎服法:一日或1剂或两剂,药后覆被,以汗出取消。 大柴胡汤 原文:诸黄腹痛而呕者,宜大柴胡汤。 组成:柴胡10-15g,黄芩6-10g,芍药6-20g,半夏6-10g,生姜3-6g、枳实6-10g,大枣6-10枚,大黄5-10g 方证:身目尿黄,大便秘结或量少、色浅,发热,或寒热往来,口苦,胸胁苦满,伴见上腹部拘急疼痛,局部肌紧张。舌苔黄且干燥,脉滑数。 辨证:少阳胆气不舒,阳明腑气不通。 煎服法:大黄同煎,去渣再煎,即浓缩。 医案赏析 诊。 黄疸2月,于胆囊结石腹腔镜胆囊摘除术后出现,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排除胆囊癌。全身皮肤黄暗如烟熏,隐隐泛有绿气。乘坐公交车时,旁人觉得害怕。皮肤瘙痒。胃口不好,厌食油腻。小便黄绿色。大便每日一行,偏干。睡眠不好,入睡困难。每夜仅睡3、4小时。无胸闷。 形体瘦矮,精神稍显萎靡。眼大,双眼皮,巩膜黄染。秃发。讲话时频频挤眼。上腹部压痛明显。手术后之伤疤触痛明显。压舌反应大(恶心),舌色紫,舌下黏膜色黄,P72次/分。 肝功能(句容人民医院,08月27日):总胆红素509,直接胆红素314.4,谷丙60,谷草86,碱性磷酸酶151. xx处方:柴胡10克,枳壳10克,赤白芍各15克,半夏10克,黄芩10克,茵陈30克,栀子10克,大黄6克,生姜10克,大枣4枚,桂枝6克,丹皮10克。茯苓15克,桃仁10克。 诊。 较上次精神好转,诸症减轻。 句容人民医院生化提示:总胆红素101.8, 直接胆红素58.2, 谷丙77, 谷草90。 原方续服3周。三诊。 皮肤黄染明显减轻,无肤痒,食欲恢复,小便变清,睡眠好转,精神状态恢复正常,按之心下无压痛。现觉药苦,自己减量服用。 句容人医生化提示:总胆红素47,直接胆红素32.3,谷丙46,谷草47,总蛋白93.5。 原方10剂,隔日服用。 栀子大黄汤 原文:阳明病,身热,发黄,心中懊扰,或热痛,因于酒食者,此名酒疸,栀子大黄汤主之。 组成:栀子12-15g 大黄15g 枳实12g 豆鼓30g 方证:一身尽黄,身热口渴,心中热痛,懊扰不宁,不思饮食,小便短数,舌红,苔黄腻,脉沉数有力。 辨证:阳明湿热之黄疸,酒精性黄疸尤佳。 煎服法:大黄同煎。 栀子柏皮汤 原文:伤寒,身黄,发热者,栀子柏皮汤主之。 组成:栀子12g,甘草10g,黄柏15g 方证:身黄较轻,发热,纳差,心烦,小便不利,无恶寒、便秘。 辨证:湿热发黄,热重于湿而中气不足。 煎服法:无特殊。 茵陈蒿汤 原文: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260) 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齐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236) 组成:茵陈10-80g,栀子10-15g,大黄6-10g 方证:身目尽黄,色鲜明如橘子,小便色黄而短少,心烦,腹满,舌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阳明湿热瘀结 煎服法:先煎茵陈,再下其余二味。 大黄硝石汤 原文:黄疸,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为表和里实,当下之,宜大黄硝石汤。 组成:大黄10-15g,黄柏12-15g,芒硝12-15g,栀子10-15g 方证:身热发黄,汗出,小便涩赤,大便难,心胸结痛,懊扰而口燥、苔黄、脉滑数。 辨证:重度黄疸之湿热胶结,里热熏蒸 煎服法:先煎煮三味,纳芒硝,以下为度。 医案赏析 片仓鹤陵治疗某男,患黄疸,更数医,累月不见效,发黄益甚,周身如橘子色,无光泽,带暗黑,眼黄如金色,小便短少,色如黄柏汁,呼吸迫促,起居不安。享和癸亥7月求治,以指按胸胁上黄气不散,此为胆症之极重者,仍用茵陈蒿汤合大黄硝石汤做大剂,日服三四剂。30日许,黄色始散,小便清利而痊愈。《皇汉医学》 茵陈五苓散 组成:茵陈蒿末[4g]、五苓散[2g] 用法:上二味和,先食饮方寸匕(6g),日三服(《金匮要略》) 方证:身目黄染,头重身困,胸脘痞满,食欲减退,腹胀,苔垢腻,脉濡。 辨证:阳黄之湿重于热 茵陈术附汤 原文:伤寒,发汗已,身目发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不可汗也,于寒湿中求之。 组成:茵陈10克 白术20克 附子15克 干姜10克 甘草(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