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大附中校本课程
中国传统节日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这些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它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古代的这些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这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书》,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后来的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
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题条件,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 但是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还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关;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凭添了几分浪漫色彩;还有宗教对节日的冲击与影响;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渗入节日,所有这些,都融合凝聚节日的内容里,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
到汉代,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定型,人们常说这些节日起源于汉代,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政治经济稳定,科学文化有了很大发展,这对节日的最后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节日发展到唐代,已经从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气氛中解放出来,转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从此,节日变得欢快喜庆,丰富多采,许多体育、享乐的活动内容出现,并很快成为一种时尚流行开来,这些风俗一直延续发展,经久不衰。
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赏。
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的天数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为:
正月 立春、雨水 二月 惊蛰、春分 三月 清明、谷雨 四月 立夏、小满
五月 芒种、夏至 六月 小暑、大暑 七月 立秋、处暑 八月 白露、秋分
九月 寒露、霜降 十月 立冬、小雪 十一月 大雪、冬至 十二月 小寒、大寒
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古诗文中常用二十四节气来纪日,如《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夏至白天最长,冬至白天最短,因而古人称夏至、冬至为至日,这里指冬至。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祖先长期生产实践的产物,它总结了天文、气象和农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反映了季节、寒暑、天气的变化,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春分和秋分正处春、秋两季中间,夏至和冬至正处夏、冬两季中间。这样一年可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划分为4段。综观节气同天文、气象和农时的关系──
反映四季变化的有8个: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反映气温变化的有5个: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
反映天气现象的有7个: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
反映物候的有4个:惊蛰、清明、小满、芒种。
由于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直射地球上的某些纬度为出发点,所以它属于阳历的范畴,每个节气和阳历的一定日期基本对应。如下所示:
小寒 1月5日或6日────气候已比较寒冷
大寒 1月20日或21日───最冷时节
立春 2月3日或4日────春季开始的意思
雨水 2月18日或19日───降水开始
惊蛰 3月5日或6日────开始响雷,冬眠的动物复苏
春分 3月20日或21日───春季的中间,昼夜平分
清明 4月4日或5日────气温温暖,天气清和明朗
谷雨 4月19日或20日───降雨量增多,对谷物生长有利
立夏 5月5日或6日────夏季开始的意思
小满 5月20日或21日───麦类等夏熟作物颗粒逐渐饱满
芒种 6月5日或6日────芒种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 6月21日或22日───夏天到,白天最长,夜晚最短
小暑 7月6日或7日────正当初伏前后,气候开始炎热
大暑 7月22日或23日───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
立秋 8月7日或8日────秋季开始,气温逐渐下降
处暑 8月22日或23日───“处”有躲藏、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
白露 9月7日或8日────此时节,因夜间较凉,空气中水气往往凝成露水
秋分 9月22日或23日───秋季的中间,昼夜平分
寒露 10月7日或8日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式餐厅方案设计汇报材料.ppt
- 中外美术史_名词解释复习考试资料全.doc
-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初稿.doc
-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报告.doc
- 中医外科学题库与答案.doc
-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与分析报告.doc
- 中医院医技楼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doc
- 肿瘤化疗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与护理_措施方案.ppt
- 周围血管疾病[完整版].ppt
- 住院医师风湿免疫题库完整.doc
- 《病理学》切片-教学课件(非AI生成).ppt
- 《内科学》泌尿系统疾病-1.2肾小球肾炎-教学课件(非AI生成).pptx
- 《近代史》教学课件合集(共11章)非AI生成.pptx
- 《内科学》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康复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教学课件(非AI生成).pptx
- 2022届新教材新高考历史一轮规范练9 两次鸦片战争和列强侵略的加剧.docx
- 2022届新教材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学案-必考点五 考向2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docx
- 2022届新教材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学案-必考点二 考向2 古代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及社会生活变迁.docx
- 2022届新教材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学案-必考点五 考向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docx
- 2022届新教材新高考历史一轮综合测评(二十二)法律与教化.docx
- 2022届新教材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学案-必考点一 考向1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docx
最近下载
- 2023年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典型案例汇编.pdf VIP
- 霍尼韦尔VISTA-120主机编程说明书.pdf
- 【一模】2025年广东省2025届高三高考模拟测试 (一) 英语试卷(含官方答案).docx
-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合肥四十五中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doc
- 必威体育精装版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全册同步导学案.pdf
- 学校安全事故预防及处理中的法律问题.ppt
- 2023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全册单元复习课教案(6个单元).pdf VIP
- 中职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省级三等奖【思政-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情绪的调适.pdf VIP
- GB∕T 292-2007 滚动轴承 角接触球轴承 外形尺寸(高清版).pdf
- (新版)天翼云认证解决方案架构师考试题库(浓缩500题).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