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S2P文件进行低噪声放大器设计说明书模板.ppt

使用.S2P文件进行低噪声放大器设计说明书模板.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何使用.S2P文件 进行低噪声放大器设计 15电信1班 黄武奇 2017.12.10 低噪声放大器仿真一般步骤[1] 1.下载并安装晶体管的库文件 2.直流分析DC Tracing 3.偏置电路的设计 4.稳定性分析 5.噪声系数圆和输入匹配 6.最大增益的输出匹配 7.匹配网络的实现 8.版图的设计 9.原理图—版图联合仿真(co-simulation) 参考资料:[1].[2014.05] ADS2011射频电路设计与仿真实例 [徐兴福著] 使用.S2P文件仿真步骤 总之,仿真的目的是为了对放大器进行参数匹配放大器,使得放大器能稳定工作。S极匹配影响稳定性,输入阻抗匹配影响放大器噪声,输出阻抗匹配影响放大器的增益 1.稳定性分析 (1).从Data Ttems库中选择S2P模型 1.稳定性分析 (2).选择S_Params仿真工具,并设置S_Params仿真范围 1.稳定性分析 (3).加入稳定性分析控件和最大增益控件,然后运行仿真,在仿真结果中添加Mu1稳定性分析曲线,可看到运行结果如右下图,可以看出在10GHz处大于1. 1.稳定性分析 (4).放大器虽然在10GHz稳定,但是我们需要让晶体管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稳定,常用的方法为在S极加电感。微带线等效为电感。在TLines-Microstrip库中加入MSUB和两个MLSC,并设置MSUB。加入VAR来设置S极微带线。 1.稳定性分析 (5).可见LS=0.2mm时有较宽的稳定性,因此可以将LS直接用0.2mm表示。至此,稳定性已经分析完毕,下面进行噪声分析和输入匹配。 2.噪声分析和输入匹配 (1).将S参数仿真工具中的噪声计算功能打开,设置单点仿真,设置为10GHz 2.噪声分析和输入匹配 (2).在Simulation-S_Param库中加入NsCircle和GaCircle1,并设置NsCircle1=ns_circle(,NFmin,Sopt,Rn/50,51,3,0.1) 和GaCircle1=ga_circle(S,,51,3,0.5)。运行仿真,加入GaCircle1和NsCircle1圆图。 2.噪声分析和输入匹配 (3).在噪声圆的中心点加Marker,可以得到放大器在噪声最低时的输入阻抗,为Z0*(0.179+j*0.399)即为(8.95+j*19.95),在Smith Chart Matching中加入匹配。 2.噪声分析和输入匹配 (4).双击DA_Smith Chart Match设置.在菜单栏Tools中选择Smith Chart。对Smith Chart进行设置 2.噪声分析和输入匹配 (5).采用如图微带线匹配,匹配好后,单击左下角Build ADS Circuit生成电路,在菜单中单击 来查看子电路。 2.噪声分析和输入匹配 (6).将子电路复制到原理图,运行仿真,可以看到最小噪声已经匹配到50欧姆。至此,输入匹配已经结束。 3.最大增益的输出匹配 (1).添加Zin控件,设置为Zin1=zin(S22,PortZ2),将S参数仿真器设置为线性。运行仿真,在查看窗中添加Zin1的实部和虚部。可见在10GHz时的输出阻抗为10.605-j*14.662 3.最大增益的输出匹配 (2).依旧添加DA_SmithChartMatch1并设置 注意Zg=(10.605+j*14.662) 3.最大增益的输出匹配 (3).依旧调出Smith Chart工具进行匹配 3.最大增益的输出匹配 (4).使用Smith Chart工具进行匹配,点击Build ADS Circuit生成相应子电路,再将子电路复制到原理图,方法同噪声匹配 3.最大增益的输出匹配 (5).运行仿真,可见输出阻抗已经匹配到50欧,输出匹配已经完成。 4.匹配网络的实现 (1).到目前为止,放大器的前级匹配和后级匹配都是使用的理想微带线,因此需要把图中的TL3、TL4、 TL5、 TL6使用实际微带线代替 4.匹配网络的实现 (2).将TL3和TL6用MLIN替代,将TL4和TL5用MLOC替代。以TL4为例,使用Tools中的微带线设计工具,可见匹配后的微带线W=0.97mm,L=2.98mm 4.匹配网络的实现 (3).其他的匹配同上,得到如下图 4.匹配网络的实现 (4).运行仿真 谢谢! 感谢聆听! THANK YOU FOR WATCHING! 放映结束 欢迎批评指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档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